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让希望的号角声更加响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05:14 中国青年报

  “我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因为实在被逼得没办法了。”一位农民工被拖欠了22600元工资,面临“两个孩子要上学、妻子要看病”的窘迫境遇,不得不这样哭诉。虽然,在义乌市有关机构帮助下,他拿回了工资,但与他遭遇同样困境的农民工却不一定有他幸运。

  今年9月,公众舆论聚焦到一个名叫王斌余的农民工身上,他的遭遇激起了人们的同情
,引发了广泛的“罪与罚”的讨论,在谁该为王斌余杀人承担责任的社会反思中,人们似乎形成了共识:农民工的遭遇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在实现公平、追求进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十字路口,我们该何去何从?

  17岁进城打工,饱尝了欺辱与辛酸,“数次讨要工钱未果,愤怒之下连杀4人,重伤1人”。王斌余的经历,既包含着杀人犯罪的极端性,也包含着社会转型、制度缺欠情境下孤立无援、寻求自救心理的普遍性,因而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同情。

  据

义乌市总工会副主席赵岚介绍,目前农民工遇到的主要是工伤不赔偿、工资拖欠问题。事实上,在劳资纠纷中,形成了这样的情形:一方是老板,有钱有势,工资多少,发与不发,福利几何,全凭他一句话,转念之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方是农民工,无钱无势,没有知识,没有依靠,面对拖欠工资、工伤不赔偿,只有自己品尝命运苦果。

  也许,农民工可以找法院,但打官司所需要的时间、人力、财力,不是一个农民工所能承担得起的;找劳动部门,常常缺乏手段,帮不上、帮不了。事实上,包括王斌余在内的很多农民工都尝试过、寻求过这样的路径,但均失望而返。

  来自江西的农民工张龙米,干了一个月活,突然包工头“跑了”。没有劳动合同,没有老板踪影,劳动监察部门管不了———在很多地方,像张龙米一样遭遇的农民工只能以泪洗面。在义乌,通过工会出面,他讨回了工资。

  其实,所谓的义乌模式,没有什么玄机,只不过,他们在农民工权益受损时给出一条组织表达和制度解决的路径。而不重视这些问题,就会导致

维权成本高、维权渠道不畅,工人跳楼、老板被杀这样的极端事件,把一个个震撼心灵的问号留给社会。

  我们常常听到关心某一群体的呼吁,比如,城市贫困人口,比如,下岗职工。正是通过呼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一个群体的境遇,表达了热切的社会关怀。而今,长期处于边缘弱势状态的农民工成为了重点。但是,与很多群体不同,倾听他们的声音,重视他们的诉求之外,我们更应该意识到,改善2.1亿农民工的制度安排,让他们获得有尊严的平等权利,改进维护权利的途径、机制、效率才是更重要的。制度的关怀才是最大的关怀。

  义乌,以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著名。当地官员将未能解决的劳资纠纷形象地比喻为“火灾隐患”和“定时炸弹”,可见对此问题的清醒认识。各地工会确实要改变只是“唱唱跳跳,发发戏票”以及在劳资关系中“失语”的状况,尽管消除“火灾隐患”任重道远。

  农民工问题由来已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严峻的现实下,发生在义乌的故事如同吹响了号角,呼唤这一希望的号角在更多地方吹响,而且更加响亮。

  作者:刘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