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渠道收紧 房地产信托借势发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01:34 东方早报 | |||||||||
“开发商融资渠道的收紧在很大程度上发展壮大了信托资金。”在上周五举办的“房地产投融资创新”论坛上,主办方跨国建筑设计机构五合国际旗下上海五合智库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毅如此说。 作为房地产投资的专家,他表示银行业和信托业已经成为了目前房地产融资的两大主要渠道。在传统的银行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房地产融资应该实现多元化发展。而信
邹毅说在当前我国的房地产融资格局上,银行贷款占据的比例最大,有关数据表明,银行贷款资金占到房地产企业资金总额的70%以上。为了进一步拓宽渠道,开发商融资渠道转向是自然的选择。但在现实中,选择的余地并不大。首先,股票和债券融资的门槛太高。在全国3万多家房地产企业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他们无法达到上市和发行债券的基本要求。其次,上市和发债的融资规模有限,截止到2004年初,全国仅有60多家房地产企业实现了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而从2001年到2004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通过债券融资渠道获得的资金不到0.05%。 他告诉记者,信托业经过5次大规模的调整一直处于业务匮乏的困境。同时近两年开发商的资金需求也无法通过其他渠道得到很好地解决,因此将两者结合,效果立竿见影。一方面,房地产业通过信托渠道进行融资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据统计,2003年全年中国房地产行业通过信托渠道融资60亿元,而2004年的这个数字就增长了将近1倍。 有资料表明,在房地产信托上可以采取贷款、股权投资、财产收益等多种方式,但我国房地产信托呈现比较明显的贷款型为主的特点。 作者:早报记者 叶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