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坤院士简历
王梓坤,1929年4月生,江西吉安县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汕头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担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和《数学物理学报》编委、《数学教育学报》主编等职。我国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也是我国概率论研究的先驱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对于‘教师节’的设立,我只不过提个建议而已,也没做什么太多的工作。教师能有今天的社会地位,国家的教育事业能有这么大的发展,是与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分不开的……”“教师节”的最早倡议者、
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75岁高龄的王梓坤院士委托北师大的同志向记者转达了度过第20个教师节的感触。
教师有了自己的节日
1984年的12月9日早上,当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王梓坤突然想到,如果全国能有一个教师节该多好!王梓坤立刻给北京晚报记者打电话,把自己开设尊师尊教月,并在其中选择一天作为教师节的想法告诉了对方。12月10号,《北京晚报》登出了这个消息。12月15号,王梓坤又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一些知名教授和中青年的教师召开座谈会,提出了设置教师节的建议,第二天的《北京日报》就此做了报道。两次公开发出倡议后,王梓坤认为已经做了自己的努力,就又埋头到繁杂的学校事务中。可仅仅一个月之后,1985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虽然自己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王梓坤却说:“教师节是全国的教师,以及关心教师的同志们所希望的节日,我想在此之前,一定还有很多的同志们和教师们,也说过这个事情,也为教师节努力过,所以我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做老师不做市长
1952年王梓坤从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分配到南开大学数学系任教。在天津,王梓坤曾经有过做副市长的机会,但从小的志向始终无法动摇。“我坚决拒绝了,因为我对这没兴趣,我不是说这工作不好,每个人的工作能力不一样,对我来说,我觉得我选择做老师是非常对的。”
王梓坤的童年是在湖南和江西的农村度过的。农村生活非常艰苦,村子里那所不像样的小学里,只有一位老师同时教着四个年级的学生,很多学生都没有上学的机会。教师的缺乏、教育条件的恶劣让王梓坤从小就立下了从教的志愿。“我希望当老师,因为我看到老师天天给我们上课,觉得他对我们很好,对我们帮助很多,所以我想我将来也做这样一个工作吧!当时在农村根本不知道外界有什么东西,所以这个老师就是我最向往的职业了。做了老师之后呢,又热爱这个工作,所以从来也没有想要做别的事。”
教师万岁
1984年,王梓坤调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85年9月10日,第一个教师节的到来让北师大的老师们非常高兴,北师大举行了一个全校师生参加的万人大会,在大会进行到高潮的时候,令人激动的一幕发生了,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们打出了“教师万岁”的横幅。这四个字是教育系的四个同学分别写成的,没有刻意的安排、没有预先的布置,这是同学和老师们发自内心的声音,会场一下子沸腾了,所有的人都欢呼起来。
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时候,这四位同学当中的三位被请回了母校,其中一位远在新疆的同学还千里迢迢给王梓坤捎来了一些葡萄。王梓坤回忆说:“他们告诉我说那四个同学已经有三个来了,他们看到我当然感到很亲切,他们说当年是想给大家一个惊喜,所以四个人在底下不声不响的做了这个事。这些同学真是对老师很尊重的,他们的心情也代表了全体同学的心情。”
真情祝愿
王梓坤对这些年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感到欣慰,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
从自己倡议设立教师节到今天,20年过去了,度过全国第20个教师节时,王梓坤教授向全国的老师们表示了节日祝贺:“祝全体老师们在今后的工作里取得更大的成绩,把我们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高潮,无论在教学方面,培养人才方面,科学研究方面,都会取得更大的、更新的进步,祝大家身体健康!”
《市场报》 (2005年09月16日 第九版)
作者:田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