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城乡发展差距比纳入政绩考核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 08:24 经济参考报 | |||||||||
在国际大都市北京和天津周围,环绕着3798个贫困村、32个贫困县,272.6万贫困人口。 北京和天津周围环绕着272.6万贫困人口,其实是中国大地上广泛存在的城乡巨大发展差距的缩影。我们在包括北京在内许多大中城市,都可看到城市中高楼林立与周边农村破败贫穷的巨大反差。
相比于农村,城市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须看到的是,在导致城乡差距愈来愈大的诸因素中,对资源的倾斜性使用发挥着不小的作用--有限的资源总被优先甚至几乎全部被用于城市建设,农村几乎成为资金投入的盲区。城市中的基础设施总是一建再建、不断翻修,其中许多实际并不存在重建的必要。预算中的教育、医疗资金也几乎全部投入到城市单位,农村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落后局面难以改观--教育是发展的基础,医疗保障能减少因病致贫,所以这方面投入的不公平等于是断了农村发展的后路。如果能够节约其中部分资金到农村,城市的发展既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却又能对农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平衡城乡资金投入,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发展状况,对城乡差距愈来愈大的趋势起到阻抑作用。资金总是优先甚至几乎全部用于城市建设,固然存在多种多样原因与实际考量,但政府官员试图通过城市面貌的改观来营造政绩却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上级领导及外来参观者一般很少会到城市周边的农村去,所以不能看到农村的破败情形,而他们主要活动的市区所呈现出的“金碧辉煌”无疑能带给他们以“发展很快”的印象,因而有利于树立当地官员“治理有方”、“能力出众”的形象,有利于官员们的仕途通达。尽管在计算本地人均收入等数字时会将农村统计进去,但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容易被“城乡一体化”的统计方式所淹没,因而无碍于体现官员的政绩及升迁。 因此,要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现状,减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就必须将资金投入向农村适度倾斜,而不应像当前这样恰恰相反。这除了要努力提升官员在这方面的认识以外,更要通过制度设计,比如将城乡发展差距比纳入政绩考核来使官员只能选择追求城乡同步发展之路。考核城乡发展差距比并不是要求城市与乡村拥有同等的发达程度,只是在资金运用上应选择逐步提高对于农村的投入比例,使城乡发展差距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