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纳税“零增长”背后大有文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 02:28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实质上是对国内企业的歧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内企业纷纷以假外资创建所谓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他们先在国外寻找可代表自己利益的投资主体,然后将自己的资金汇往国外或截留应当汇回国内的外汇,最后以外商名义向国内投资,并以此来获得外商的超国民待遇 据报道,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公布的2004年度中国纳税500强企业榜单中,2004年度外商
2004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引资第一大国,很多外企在华都赚了个盆满钵溢,但外商纳税却几乎“零增长”。这个不正常的现象背后,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外商避税严重,二是外商投资享受超国民待遇。 商务部公布的吸引外资数字每年似乎都令人振奋,但这些闪光的数字背后,却是另一番景象。 《环球时报》曾有报道称,55%的外商投资企业亏损。一方面外企大面积亏损,另一方面大量外资不断涌入,面对这一现象,税务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少外资企业亏损是假,避税是真。后来,国家税务总局反避税官员苏晓鲁出来说话了:外资企业一年流失税收300亿元人民币,将近2004年外资全年税收的一半。 避税其实也分合理避税和非合理避税。与非合理避税相比,更令人忧心的还是种类繁多的“合理避税”。 中国税务杂志社社长张木生希望有关部门能把这份榜单与纳税信用等级结合起来对企业进行检查。对于那些偷税、漏税和不合理避税,检查是最好的手段,但对于超国民待遇下的合理避税,恐怕即使来一场“反避税风暴”,也未必能起到什么好效果。 近年来,在“筑巢引凤“的口号下,许多地方政府为吸引外资,在地价、厂房租售价格、税收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地方性优惠政策,很多地方甚至突破了国家土地、税收法规及中央政府相关政策。 比如国家规定外资企业可享受基本税率15%及“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的优惠政策,但一些开发区自定“两免六减半”、“七免七减半”等不一而足。中央和地方的减免税优惠大大减少了财政收入。 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实质上是对国内企业的歧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内企业纷纷以假外资创建所谓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他们先在国外寻找可代表自己利益的投资主体,然后将自己的资金汇往国外或截留应当汇回国内的外汇,最后以外商名义向国内投资,并以此来获得外商的超国民待遇。这成为国家税收中的隐性损失。 将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同等看待,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这是一国外商投资政策步入成熟期的标志。不可否认,对外商实行特殊的区域性优惠政策,有利于刺激外资的大量流入,并以超常的速度实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进步。然而,这同时也破坏了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损害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不仅如此,今天出现的这种外商纳税“零增长”,何尝又不是这种“你特我也特、你优惠我更优惠”所酿造出来的苦果。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9月16日 第七版) 作者:彭兴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