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油荒会否卷土重来?(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 08:43 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
油荒会否卷土重来?(图)
绘图/陈健珊

  9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告诫人们:“不久前广东省及其他一些地区出现了成品油供应短缺的现象,虽然国家和石油公司采取了一些措施缓解油品供应短缺问题,情况暂时有所缓解,但是仍然有反复,成品油价格和供需的矛盾依然存在。”

  根除油荒关键是取消垄断体制

  随着大批紧急调拨的成品油运抵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等地,曾经横行一时的油荒开始缓解。早些时候挂着无油告示的加油站也开始恢复正常经营,加油站限量供应也取消了。

  油荒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仍然有一些专家告诫人们:不要掉以轻心。“油荒”就像一只在丛林背后窥伺的猛虎,随时有可能再次跳出来,猛咬一口。

  9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告诫人们:“不久前广东省及其他一些地区出现的成品油供应短缺现象,虽然国家和石油公司采取了一些措施缓解油品供应短缺问题,情况暂时有所缓解,但是仍然有反复,成品油价格和供需的矛盾依然存在。”

  “反复”二字使广东稍稍松懈的神经开始绷紧。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国际石油问题专家牛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反复”二字是说危险依然存在,并不是说一定会出现。目前局部地区石油供应状况偏紧的局面依然存在,但是如果能够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应该不会出大的问题。

  如果处理得不好的话,有可能出现大的问题。牛犁认为,油价的上涨已经成为我国外部环境的一个重要变数。没有人能用一个准确的标准说出什么时候就会出现油荒。

  价格倒挂导致局部需求减少

  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对本报记者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很不赞成‘油荒’这一说法。”他认为,应该叫“局部短缺”。

  他告诉记者,如果从全国的总供应量来看,应该不存在“短缺”问题,首先今年进口没有减少,国内自产的原油产量也没有减少,而且需求也没有出现跳跃式的增长。所以从宏观上看,不存在短缺的可能。

  银河证券研究员李国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上半年,为减少高油价引发的国内消费者不满情绪,国家善意地压低了成品油零售价格,在国际油价上升时,减少并延缓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幅:在3月纽约93号汽油价格从55美元/桶直线上升至78美元/桶,涨幅达41.8%的情况下,我国华东地区93号汽油价格仅从3750元/吨提高到了4050元/吨,涨幅为8%,且这一举措是在4月份进行的。这样国际、国内成品油价格就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相差30%以上。

  尽管经过六、七月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我国国内成品油价格仍然较国际水平低16%以上,正是由于国内外成品油价差较大,才导致了国内大量成品油出口或走私到国外,引发了我国南方长时间、大面积“油荒”。

  来自广东海关的统计显示,成品油的进口原产地和出口目的地均较集中。成品油主要出口到香港和越南,分别占出口总量的34.5%和33.9%;成品油进口主要来自新加坡和韩国,分别占进口总量的30.4%和20.9%。

  价格倒挂引发了走私活动的猖獗。董秀成告诉记者,珠三角地区原本是成品油走私比较猖獗的地区,每年有较大量的成品油由此渠道进入中国。但是由于价格倒挂,从境外到境内的走私在没有利益驱动下被迫停止。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一些往外走私的现象。“进来的减少,出去的增多,两者一加就使得供应量大为减少。所以才会出现局部短缺的现象。”

  其次,由于国内的油价偏低,很多来自香港的汽车也会跑到深圳加油,这虽不是一个主要因素,但在无形中增加了市场的需求。

  8月、9月,广东连续出现两次大规模的油荒。董秀成对记者说,如果这些症结不能解决,那么油荒会有可能再次出现。

  政府出台措施阻截出口

  8月2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成品油出口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作出规定:从9月1日起,全国将连续4个月原则上不再批准新的原油加工贸易合同;已批准并在海关备案的原油加工贸易合同,汽、柴油产品全部留在国内销售,不再出口。

  25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文件,从9月1日起至年底前暂停车用汽油、航空汽油和石脑油的出口退税。

  牛犁告诉记者,通过取消出口退税和限制出口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内的出口得到控制。缓解国内的成品油短缺的现象。

  但是也有专家认为,政府的这种措施短期看来作用不大。中石油经济和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刘克雨告诉记者,解决退税可能从长远看会抑制国内的出口,但是短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国际与国内的巨大价格差不足以支持其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减少出口。

  专家认为关键是取消垄断体制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室副研究员刘杰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从体制上看,中国还很难彻底根除油荒。成品油市场的垄断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供给往往不能满足需求。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为什么在北京没有出现油荒?就是因为中石化、中石油无法垄断市场。在北京有很多其他部门有实力和资源建立自己的油库,这样客户就不怕买不到油。但是在华南,主要油库资源也是在中石化、中石油手中。

  这个看法并不是少数,在这次广东大规模的油荒出现后,很多媒体纷纷将矛头指向中石化、中石油这两大公司。认为是两大巨头的背后操纵,有媒体甚至指责“中石油中石化逼宫发改委争夺定价权。”

  而中石油与中石化则表示冤枉,认为在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严重倒挂的情况下,已经在炼油环节承受了很大的亏损,是在付出企业利益来保证市场供应。

  刘克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石油、中石化现在都在开足马力,尽量避免成品油出现短缺。两个公司上半年的炼油业都出现了巨额亏损。

  中石油上半年年报显示:炼油业务上半年大幅亏损达59.5亿元。而以往对中石化业绩贡献最大的炼油业务,此次发生亏损13亿元。

  中国社科院一位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虽然石油巨头在炼油环节出现亏损,但是整体上依然盈利。国内石油巨头依赖国家赋予它们的垄断地位,长期以来获利丰厚。它们既然享受了垄断的利益,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垄断责任。

  刘戒骄告诉记者,要从根本上解决油荒,就必须逐渐打破国内的垄断体制,推进原油和成品油的自由化,扩大民营企业的数量,使得更多的企业能够进口成品油。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对能源的需求。

  本报驻京记者 吕天玲

  广州社会加油站生存艰难

  在“油荒”闹得正凶的8月中旬,为了加油,司机们可以半夜不睡觉排队到天亮,一时间各加油站前蜿蜒数百米的车辆队伍,成了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风景线。“油荒”这个熟悉而又略显陌生的词语,就这样真切地走入了广州人的生活。时隔不到1月,9月初,台风“泰利”、“彩蝶”的到来,又引起新一轮油荒,有的加油站又排起了“长龙”。两次石油紧缺过后,广州众多加油站的生存状态如何?

  昨日,记者再度走访广州中山大道上多家曾经限量加油甚至暂时歇业的社会加油站,发现它们都已正常营业,加油站前不再车水马龙,与往日相比反倒显出几分冷清。据了解,目前广州市大多数社会加油站不再打出“无油”的招牌,同时从过去一个月的对签约用户供油恢复至全面对外经营。不过,经深入采访,记者发现,社会加油站虽然表面上已经脱离石油紧张的情势,但实际上仍然内伤累累。一位被采访的社会加油站经理透露,多数社会加油站都是苟延残喘,生存处境艰难,甚至在做亏本生意。

  批零同价令生存空间几近于无

  其实,从第一次成品油紧缺开始,社会加油站的生存问题就颇受人关注。不过,大多数社会加油站负责人都对此讳莫如深。经记者多次询问,一位中石化加盟油站的李姓经理在多次表示“不想说话,说起来没意思”后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李经理称,从8月中旬以来,该加油站已经将近一个月没有对外营业了,加油站的门口一直挂着“无油”的告示,只留了少量值班人员给以前签约的定点用户加油,目前才刚刚开业两天。该加油站之所以选择暂停对外营业,是因为开门就是做亏本生意,批发价格逼近零售价格已经使社会加油站基本上不具备生存的条件。他透露,按照国家定价,目前,柴油的零售价是每升4.05元,93号汽油零售价是4.30元,97号汽油是4.65元,而社会加油站从中石化和中石油处拿到的成品油价格也几乎与此同价。作为成品油销售的终端环节,社会加油站的利润就是从批发价和零售价的价差中得到的。如今,随着两大石油集团批发价格的高企,批零差价几乎为零,他们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他表示,中石化和中石油直属的加油站可以从集团处得到补贴,但像他们这样得不到补贴的社会加油站,开门经营需要支付大笔的人工成本、水电成本和商铺租金等,开业无疑是亏本经营。而像他这样的加油站,在广州不只一个,而是一大批。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社会加油站的重新正常经营并不意味着它们的日子从此好转,而只是进退两难的无奈之举。一方面,长期停业必然影响油站的客源,一些长期客户都可能就此失去,同时也影响到公司员工的信心。另一方面,长期亏本对油站来说不是权宜之计。目前选择开业,只是在等待和观望,期待石油零售价再调整或批发价格调低。

  社会加油站会否倒掉一批?

  目前,随着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大力调配,成品油供应的紧张虽然有所缓解,但一些高型号油品依然不足。在资源不足,批零同价造成的微利和长期停业引发的客源流失的情况下,社会加油站长此以往会否倒掉一批或被中石化和中石油收购?

  华润石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经营部广州地区销售经理马凯指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究竟会有多少社会加油站倒闭或被收购,要看国际油价会否回落和国内石油紧缺会持续多长的时间。如果这两者都能在短期内解决,石油紧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小得多。他表示,如果社会加油站撑不住了,它们很可能会被中石化和中石油所收购,因为从1998年末开始,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圈地运动”从来都未停止过。

  不过,对此问题,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主任姚达明却表示乐观。他认为,经过几年前中石化和中石油的轮番收购,广州市内能活到今天的社会加油站都不是等闲之辈,它们在资质、资源、客源等方面都拥有一定的优势,不会轻言放弃。况且,随着2006年成品油销售对外开放,更多的跨国企业将进入国内市场,社会加油站将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生存环境。

  本报记者 苏稻香

  广东70%油源靠省外调进

  为何一个天气原因就导致珠三角石油供应出现油荒?有专家认为:“这反映了珠三角油品的脆弱供应体系,而脆弱的体系不是增加调拨能够解决的。”

  作为全国成品油消费大省,广东每年成品油消费量近2000万吨,约占全国的1/8,其中70%靠省外调进。

  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主任姚达明认为,台风虽然只是促使广东石油供给链条断裂的导火线,但今后如何改善脆弱的油品供应关系显然是个严峻的问题,而建立成熟的成品油储备制度无疑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而且作为全国成品油销量最大的省份,广东应该也有必要建立相关成品油储备基地。“设想一下,如果在台风来临之前,供求平衡,广州有一周左右的库存,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紧缺。”

  据介绍,长期以来,广东省的成品油供应主要靠“四条腿走路”,即本省供应、北油南运、进口和自采,而现在的情况是,广东省每月柴、汽油的消耗量为150万吨左右,靠本省供应只能最多解决30%的需求,其余70%来自其他三种渠道。本省供应方面,广东当地炼油厂满负荷运转也无法满足本省供应。而且茂名石化还要支援西南省份。北油南运方面,由于进入夏季,受台风的影响,海上运输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自采方面,油品价格和长途运输都会影响自采因素,由于油价高企,造成国内小炼油厂无利可图,停止生产,以及三资企业免税用油也因价格倒挂而停止进口,社会资源渠道减少。

  严重依赖外部供给的市场,在特殊时期内便暴露了广东成品油储备的不足:零星的小油库分布在珠三角各地;仅有的几个现成大油库里,存油却不多,通常只够几天供应,近几个月国际油价上涨后存油更少,有时候甚至是一两天,天气稍有影响,便打乱了全省的供应步调。

  本报记者 陈韩晖

  广东油荒回放

  7月下旬以来,广东汽油供应一直偏紧,直到8月中旬接连出现台风海棠、麦莎和珊瑚,全省范围出现了汽油供应紧张的现象,尤其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

  时隔不到1月,9月初,因为台风“泰利”、“彩蝶”的到来,有的加油站又排起了“长龙”,而这一轮,更多的是由于前一轮油荒给消费者带来的“加油难”的恐慌心理所造成的,一听台风,就想到缺油,赶紧把油箱加满了再说。据深圳市调查,加油车辆中有1/4的车辆加20升左右油箱就满了,人为造成“排长龙”。

  在两大集团表示对广东市场投放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这一轮加油“排长龙”的现象,两大集团的说法是,加油站布点不均衡,特别是在广州、深圳等个别中心城市市区内,以广州为例,市区50%的加油站是社会加油站,不属于两大集团直接经营,由于不少社会加油站已无油供应,造成大量加油车辆集中到两大石油公司属下的油站加油,引起“排长龙”现象。

  如今,成品油市场供求已趋平衡,然而消费者最基本的三个问题似乎也还没能得到合理的解答:油荒是如何发生的?油荒还会发生吗?能否让油荒不再发生?如果再来一个台风,广东还会再发生油荒吗?

  陈韩晖

  媒体声音

  《瞭望》周刊:垄断企业不能“双重人格”

  就在学界预测今年我国GDP可能因油价高涨下降0.7—0.8个百分点之时,对于全局十分宝贵的石油却出口激增:今年前7个月出口增长45.5%,而同期进口则呈颓势,下降20%。

  垄断成品油经营的企业认为这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国际油价比国内高,油往“高处流”无可厚非,否则“高进低出”会让炼化企业吃不消。

  仔细审视国字头垄断企业所谓的“纯粹企业行为”,会发现其普遍存在的“双重人格”:此一时,可以用“纯粹趋利的市场行为”为自己解释;彼一时,只要在国内遇到竞争,就拿出“管理者”的身份,不顾一切维护自己的行政性垄断。频繁在“企业”和“管理者”之间切换角色,所谋求的只不过是部门利益。

  《中国青年报》:油荒与电荒的“借口”何以惊人相似

  8月17日,全国媒体都在强烈关注愈演愈烈、不断向全国蔓延的油荒现象,这越来越让人不解了:在身处同一地球、面对同样石油资源的情况下,即使那些没有任何石油资源的国家,也很少听说过发生油荒,为什么惟独在我们身上发生了?这要造成多大的经济破坏力,给政府形象造成多大的损失?更奇怪的是,中国石油巨头及某些专家们对这次油荒原因的解释,竟然与这几年持续发生的电荒非常相似!

  《东方早报》:油荒是“有组织、有计划”造成的

  华南油荒是“有组织、有计划”造成的。石油寡头们以用户为“人质”,博弈对象为油价制定者——国家发改委。(来源:南方日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