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四创新再雄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 07:30 黑龙江日报

  近日,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今年上半年第15台60万千瓦机组低压部分一次盘车成功,至此,该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生产各类机组60台1449.2万千瓦当量,超额完成上半年生产任务。

  1449.2万千瓦的生产当量,相当于该公司2004年的全年产量,2003年的全年产量的2倍,哈汽人创造了被业内人士称作是不可思议的奇迹。日前,记者走进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
任公司,探寻哈汽公司成功的足迹。

  体制创新打响组织变革第一炮

  随着近几年电力市场的复苏和大型电站设备的需求飞速增长,公司的订单不断,生产任务也连年暴涨。如何将这些任务完成好,成为该公司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所在。

  2002年,鉴于干部职工的思想和生产组织模式仍停滞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状况,为全面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扁平化”生产模式的需要,哈汽在公司内进行体制改革。

  公司首先进行了机构调整和重组,将原来的70余个部门精简到33个。随后,将与生产息息相关的10个生产车间分别重组为六个独立的生产单位,减少中间环节、简化了工作流程、形成了闭环生产,重组后的生产效率成倍增长,产品质量也出现了质的飞跃。

  该公司三分厂是主要以生产30万千瓦以上各类机组的重要单位,自2002年3月开始该分厂实现大型部套在本单位内部加工、总装以来,不仅先后完成了首台国产60万千瓦超临界、首台国产60万千瓦直接空冷等一系列代表当前国内汽轮机制造业最高水平的重点项目,同时也创造了令国内同行刮目相看的高速度和高产量。该分厂在2004年一举突破1000万千瓦生产大关,今年该分厂月月刷新生产记录继续书写着新的历史篇章,截至6月30日,该分厂今年已完成1005万千瓦的生产任务,不仅创造了本单位的生产新记录,同时也创造了同行业的奇迹。

  工艺创新提供强大“造血”机能

  生产能力的提高对生产工艺是一个挑战。当公司自主生产能力从400多万千瓦一跃升至1500万千瓦时,原有的工艺体制制约了部分单位生产能力的发挥。

  是“输血”还是“造血”?哈汽公司选择了后者。

  经过公司领导班子的反复调研,提出解散原工艺研究中心,将所有工艺人员转入对口的生产单位,将办公桌搬到生产现场。为了保证这一方法迅速在公司内推进并取得成效,哈汽公司决定所有的工艺人员可以将自己的所有技术资料及电脑等带到新的岗位,并为工艺人员相对集中的办公地点开通网络系统。技术资料的共享和身临其境的工作氛围,使工艺人员所编工艺更贴近生产实施,更有利于现有设备和操作者的能力发挥。据有关部门统计,工艺体制改革后,公司主要生产单位的设备利用率均超过90%%以上,一些常期被闲置的设备也被派上了用场,公司每年也可节约大量外协资金。工艺体制改革使公司的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今年每个月该公司主要生产单位月平均工时增长都超过3万小时以上,为该公司实现上半年产量突破1400万千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管理创新生产组织事半功倍

  生产任务的迅猛增长,使哈汽公司的生产计划管理体系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科学合理地执行生产计划?

  在日常管理中,只要是有利于生产、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哈汽公司的一切都可以改变。针对生产中存在的“窝工”现象,提出“计划上收,技术下放”的工作方法,将各工段计划员统一上收到计划组管理、统一编制、统一指挥。同时,他们将技术组的技术人员下放到各工段进行现场办公。他们要求技术人员到哪,办公桌也跟着到哪,解决技术问题的时间大大缩短。小问题立即解决,大问题当天解决。

  为了确保每一订单的按期完成,哈汽公司改变了过去单一化模式,走全球采购之路,将生产组织一分为三:厂内加工、国内外协作、国际采购,形成了“大生产、大协作”的新的生产格局。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哈汽公司通过内引外联,先后与国内的大连重工、大连船柴等设备先进、资质好的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外,还与韩国斗山重工等多家国外知名大公司联合积极消化在手的订单。哈汽作为掌握汽轮机核心技术的牵头企业联系着市场与合作合伙之间的关系。

  技术创新生产能力翻番

  哈汽公司在加强与外部合作的同时苦练内功。近三年来,该公司紧紧围绕用户的需要和生产形势的需要,加大技改的力度,有效地提高了现有设备的加工能力。

  公司最大限度地挖掘职工个人潜力,用职工的聪明才智解决了一批生产中的难点和关键问题。叶片分厂技术员李彩霞,因成功攻克了“30万千瓦机组高压动叶片在NX-154(254)数控铣床上进行汽道加工技术”,每年节约资金超过300万元,而一举荣获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为满足60万千瓦以上大型机组及9FA级重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等世界汽轮机制造业最高技术的代表产品生产要求,哈汽公司通过引进设备和进行老设备改造,不断推动公司生产能力的整体提高。4年来,公司先后投资2.38亿元引进了世界先进的数控落地镗铣床等近百台(套)先进设备,形成了批量生产60万千瓦亚临界、超临界,以及9FA重型燃机等世界领先产品的能力,同时也使自身生产能力提高近3倍。

  2005年,哈汽人不断刷新自己的记录,并实现了前6个月销售收入超过17亿元,工业总产值近38亿元的骄人业绩。(黑龙江日报)

  作者:薛婧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