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境外资金蜂拥北京商业地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 09:40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王小霞

  近期,在人民币升值2%之后,人民币将再次升值1%的传言尘嚣海外,并引来一番炒作。与此同时,许多境外资金纷纷在北京、上海等地寻找商业地产投资机会。从今年7月份以来,嘉德、盛阳、摩根士丹利及西蒙等众多海外投资机构纷纷进军中国商业地产。近日,位于北京中关村核心区的第三极文化主题商场更是频频接待境外投资基金的来访与意向洽谈。
一时间,境外资金蜂拥投资京城商业地产项目。

  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全面进入宏观调控时期,金融、土地、税收各项国家宏观政策纷纷出台,给房地产业降温。国内许多地产投资者也开始保持比较谨慎、观望的态度。

  但近期,境外资金却对国内的商业地产频频出手。7月8日,新加坡嘉德置地集团旗下的嘉德商用产业有限公司与深国投商用置业有限公司、深圳市深国商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将投资33.73亿元用于其在国内商业地产的扩张;7月23日,国际著名

房地产基金管理机构盛阳地产基金与美国HOMYFUND集团签署了2亿美元的基金委托管理框架协议,由HOMYFUND集团委托盛阳地产基金在中国进行房地产投资和管理,投资方向主要是商业地产。而继美国私募基金柯罗尼国际投资集团通过杨子基金成功登陆中国房地产市场后,另一只位于美国迈阿密的私募基金的要员也专程赴京考察,瞄准高档公寓和写字楼。

  8月,北京的许多商业地产开发商表示,正在不断接待境外资金的洽谈。据中关村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欧阳旭表示,8月以来,几家境外投资基金纷纷表露了大单的购买意向。

  欧阳旭认为,这些投资机构主要是看好中国商业地产巨大的前景与成长空间以及人民币再次升值的预期。而今年以来的宏观调控,被这些投资机构认为是进入中国地产业的一个绝好机遇。

  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5.4万亿元,到201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总额将达到8万亿元,商业设施的需求巨大。同时,近年来,连锁商业特别是大型连锁商业持续快速扩张。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01年-2004年,全国连锁百强店铺数量增幅分别为16%、25%、36%、50%。这种快速扩张,对商业地产也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同时,随着我国零售业2004年12月11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国商业市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国际商家的关注,寻找适合商家发展的商业地产项目已成为众多国外商家扩大规模、占领市场的基础。

  欧阳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与其洽谈的一些境外投资基金对北京的商业地产投资十分看好,因为北京市的商业地产开发起步晚于广州、深圳和上海。商业地产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据了解,从现在基金公司的投资选择上看,专门从事房地产投资的新加坡凯德置地多关注且擅长写字楼等商业物业的长线投资,而大摩等一些投行拉开较宽的投资面,对写字楼、商业物业、住宅既做长线投资,也有短线合作。美国的许多基金公司是从矿业等工业基金转向不动产业,由于看好中国地产市场的利润空间,一些具有强大资金实力的基金对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综合商业及酒店式公寓的整盘转让都有兴趣。方式包括前期购买土地或开发投资、购买物业或以带回购的优先股形式的投入。

  美国一家基金公司表示,该基金早在今年初即进入中国,始终在关注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动向,包括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近来,感到政策的影响已经渐渐清晰,中国房地产的基本走势是被看好的;而在宏观调控,国内资金环节收紧的关头,正是外资比较容易和开发商谈判的有利时机;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直接推动了基金广泛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

  据仲量联行投资部高世斌介绍,除了以往登陆中国的机会基金和开发商基金外,目前已经有四类海外基金登陆中国,如私有股权基金、退休和保险基金、欧洲一些传统的房地产基金以及亚太地区房地产基金等。这四类基金其实对中国市场已经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而今年,这些基金已经开始和开发商进行实质性接触和谈判。与以往投资银行下属的基金比较看重短期收益所不同的是,这些首次登陆中国的基金更看重的是长远的投资回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