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大道在哪?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 09:40 中国经济时报 | |||||||||
——长安街建筑设计问题报道之四 本报记者 王小霞 “长安街是中华第一街,应是中国的国家大道,但长安街的建筑却是想到什么就盖什么的积习与惰性的产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谢冕说,根本的问
谢冕认为,长安街建筑的发展是一个又一个“随想”的累积,它并没有形成一种可称之为与北京古城历史地位相称的,只能属于它的突出而稳定的风格。这是一种超大型的既看不到昨天(除原有的故宫“门脸”之外)又看不到今天,既缺乏传统色彩又缺乏现代精神的没有风格的街道。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朱小地分析表示,交通部紫铜色的办公楼,是在“夺回古都风貌”时期出现的伪古典——大屋顶,戏语是“交通部盖大庙”;淡绿色的全国妇联办公楼倒是曲线玲珑,顶着同样不小的屋顶,依偎在交通部大厦雄浑身影西侧;恒基中心是“夺风”之后的新时髦:洋风建筑,从北京站一直铺陈到长安街的体量臃肿如恐龙,方锥型顶部用意不明;现代派的国际饭店名列20世纪80年代十大建筑,如今却身处尴尬,令人同情。 老板用形式包装商品,长官用形式包装政绩。“我连建筑的颜色都确定不了。”长安街边一栋著名银行所在建筑的设计者这样说。 有关建筑设计专家表示,即使图纸完成,施工时都可能再被添加削减。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上,有几个中国建筑师能像美国SOM事务所那样,在被问及“若有机会是否会设计东方广场”时义正辞严地答一句“NO”? 他们认为,建筑是社会发展的编年史,有什么样的文化水平就有什么样的建筑。从好大喜功的西客站,到急功近利的东方广场,再有比富竞奢的“中国凡尔赛宫”,无不在提醒:我们没有健全的法制程序,没有尊重知识的习惯,没有起码的美学基础——我们欠缺得太多。 93岁高龄的中国建筑设计大师张开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建筑要因地制宜,什么样的地点、什么样的文化适合其特有的建筑风格,就像故宫之所以受到全世界建筑设计大师的尊敬一样,因为只有中国的文化土壤才能够培养出来。“现在很多建筑设计学习国外大量运用玻璃幕墙,太浪费能源,这不是建筑设计应该发展的方向。” 首都经贸大学房地产研究所专家张跃庆告诉记者,长安街上的建筑应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是体现中国古文化的建筑,比如故宫;第二是体现国家政治职能的标志性建筑,如天安门、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第三是体现中国首都的功能,主要是以各个部委为主的政府管理部门。 张跃庆认为,长安街应该成为中国的国家大道,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政治职能,长安街上的建筑应该和天安门、故宫相映衬。所以,应该尽量淡化商业建筑气氛。 在美国的华盛顿,国家大道NationalMall是美国政治、文化的象征,这里有美国引以为豪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区,还有白宫等政府机构大楼和众多纪念碑,是再现美国历史和文化的博览中心;在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横贯城区东西,平分南北,有着法国国家议会这样的法律殿堂的威严,也有着艺术浪漫之都的迷人风情。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在意大利的罗马、在印度的新德里……在许多国家的首都,都有这样一条既是旅游者漫步观赏的“风景线”,又呈现出国家庄严的“国家大道”。 专家指出,国家大道应该承载着一个国家的荣耀,镌刻着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建筑的历史,饱含着文明推演的故事,是一个民族形象、价值和力量的体现。但是今天长安街上的大部分建筑却承担不起国家大道的光荣(天安门除外),马上就到建国56周年了,我们为什么还没有自己的国家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