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5中国企业高峰会 > 正文
 

成思危:中国要更加重视创新和推动创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0日 16:28 新浪财经

  “2005年中国企业高峰会”于2005年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举办。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中国下一阶段现代化:制定科学与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平行信息会“中国的创新:明智的选择还是精明的战略”分会上中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的精彩观点:

  我想先简单说一下为什么中国要更加重视创新和推动创新。大家知道,中国现在成为
世界制造业的非常重要的基地,如果我们从主要的生产要素来看,技术主要靠引进国外的技术,资本实际主要是国内的资本加一部分国外资本,尽管中国去年引进FDI是世界第一,609.9亿美元,但是它占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只有10%。第三,资源。我们的资源很大一部分也是从国外进口,特别是像钢铁,钢铁我们的产量是世界第一,但是铁矿砂是靠进口的,我们的石油去年我们自己的产量是一点七亿吨,但是我们进口一点一亿吨,最重要中国的劳动力,中国的劳动力有竞争力,无论从价格和质量来看,都是有竞争力的。

  根据国外的统计,美国一个工人的小时工资是16美元,

墨西哥是4美元,中国是50美分,另外中国工人勤劳、肯学习,聪明等等也是很多跨国公司所肯定的。所以中国目前从四个生产要素来看,遇到的问题就是技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知识在产品的成本里占了越来越重的比重。比如说,大家知道DVD中国是生产大国,每台DVD的批发价是40美元,但是我们付的专利费是21.3美元,也就是说专利费超过成本的一半。我们是计算机的生产大国,但是芯片都是用英特尔和一部分AMD的,软件是微软的,所以实际上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为他们赚钱,因为我们每生产一台就要付给他们相应的费用。一双耐克鞋在中国的成本,尽管在中国生产只占20%,这就说明知识成本在我们这里占了很重要的因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劳动力的价格也会不断地上升,而且我们也不可能长期依靠大量的进口资源维持经济的发展。我们GDP现在是世界的4%,可是我们的石油消耗量是世界20%,钢铁消耗量世界20%,我们的水泥消耗量是世界40%,长此这样维持下去,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必须要考虑要不断地改变自己增长的模式,逐步提高产业的层次,有一个过程,最重要掌握知识技术,要有创新、制度、
知识产权
。所以这个问题已经提到了我们的日程上,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要努力做到几点:

  第一,加强教育。我的看法,经济只能保障今天,科学技术可以保障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保障我们的后天。只有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提高我们的

竞争力,教育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第二,我们要鼓励原始的创新,创新有的是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有的是通过集成现有的技术创新,有的是通过研究开发创新,我们都需要进行鼓励。

  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一直在推动的风险投资事业。风险投资可以说是金融资本和实际资本和知识资本相结合的,知识资本是虚拟资本,因为它只有在变现的时候,才能够肯定它的价值,所以用实际资本支持知识资本,推进创新,这就是风险投资事业。这几年来,中国的风险投资事业有了比较大的进展,刚才早餐的时候,我还跟一批风险投资家大家一起座谈,中国的风险投资目前来看资金总量大概是五百亿到六百亿人民币,但是80%是国外的投资,所以我们要进一步促进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促进实际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结合,使得知识真正能够转化成为产品、企业、利润,这是我们的目标。在这个方面来说,人大从立法来说,我们会在各个方面通过立法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最近我们正在修改公司法。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全社会培养一种创新的精神,培养创新的文化,鼓励创新、容忍合理的失败,并且能够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人们敢于承担风险去创新,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现在对创新的看法。

  现在有一个说法,人类将要进入知识社会,在知识社会里有两类国家,一类是头脑国家,就是产生生产知识和输出知识的,一类是躯干国家,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中国作为有13亿人口的大国,总不能总是停留在躯干国家这个地位上,必须要具备自己的头脑,必须要有自己的知识,要发展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创新的成果。这是对中国创新前景的看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