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5中国企业高峰会 > 正文
 

谢祖樨:中国公司走到海外是有不同的原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0日 10:03 新浪财经

  2005年中国企业高峰会于2005年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中国企业联合会与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举办。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中国下一阶段现代化:制定科学与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下是美国博思管理顾问公司执行董事谢祖樨在平行信息更新会上的精彩观点:

  谢祖樨:中国公司走出去,走到海外是有不同的原因,或者是有不同类型的策略的,
只有我们理解了这些不同的走出去的人,我们才能够有整体上的认识来谈一谈中国有没有做好走出去的准备,所以我想给大家简单举几个例子,因为我们也和很多中国公司有过交道,我是做咨询的,中国公司之所以要走出去,第一个他们需要得到资源,特别是在石油、原材料、矿产品等领域他们需要得到资源,中海油他们之所以想去收购其他国家的资产,不仅仅因为中海油的策略,而是中国所有石油公司和材料公司都在考虑的方向,第二个有一些公司需要把他们的分销店销到其他的海外,通过其他的品牌,把中国的市场扩大到其他的市场之中,我们看到TCL的路线,购买施耐德等,他们已经进入了美国的市场,像TCL这样的策略他们主要是收购一些海外的市场,以及一些海外的渠道,另外一个原因是技术性的扩张,因为在最近一轮讨论中国的公司出国热的之前,在90年代之前我们已经有一些公司帮助他们走出去,帮助他们收购海外公司,特别是硅谷新创公司,有的时候也收购了一些韩国公司,因为这些韩国公司他们在电信方面有很好的优势能够补充中国电信的不足,技术对于很多中国公司来说是相当于弱点,所以他们开始需要获得技术。第四个原因就是他们走出去,是为了销售他们自由品牌的产品,把他们的品牌产品在海外市场占销售,华为、中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也包括海尔的电器在国外也是这样的情况,他们为什么要出去,不同原因是什么,分类是什么?我的想法是,总而言之,在集成和整合方面他们的准备程度是最差的,也就是说如果收购一家外国公司话,如果收购的时候需要高度的集成,这对于中国公司现在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因为市场经济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新事物,邓小平80年代起动了改革开放,这时候中国还有一些管理的咨询公司,当时很多人在问公司是什么,他们只知道什么叫企业,不知道什么叫公司,这种情况居然如此糟糕,当然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还是很快的,在这几年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也就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的经济实际上总体的规模非常巨大,中国公司数量非常之多,但是中国企业仍然是缺乏管理经验的,很多高管人员是边做边学的,他们是希望学到很多,因此中国第一代经理人,以及国企的经理人在努力要找到什么是正确的策略,很多人过去在一个政府管制的环境当中,或者只会做逼着人制造,而且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对于本地的市场非常熟悉,以手机行业为例,几年前中国的手机厂商在一段时间下打断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但是现在的本土优势失去了,因为西方的公司也获得了国企的待遇,但是中国的创业精神和能力还是非常强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发展得也很好,但目前真正的挑战我认为是整合,特别是整合外国业务的能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