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准则充分协调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即将建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 18:18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9月8日电据财政部网站消息,刚刚在西安结束的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财政部部长助理王军会后在接受联合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一个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40多项具体会计准则在内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充分协调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即将建立,并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会计基础。 他说,来自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他说,中国对于会计国际趋同的态度一直是积极和鲜明的。中国认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背景下,会计国际趋同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与稳定,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同时,由于世界各国存在诸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并面临不同的会计环境问题,会计国际趋同不会是简单地一蹴而就、一举而成,相反将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特别是目前中国市场经济仍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各种经济制度和机制的健全和完善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因此,中国对于会计国际趋同的基本态度是:第一,趋同是进步,是方向。中国一方面将积极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一套全球公认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另一方面也将一如既往地推进会计改革,着力促进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第二,趋同不等于相同。如果忽略各国国情,忽视会计发展状况和环境特点,趋同将很难实现,或者会遇到许多困难。第三,趋同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积极且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努力追求符合国际效率、公平、主权和全球多样性发展要求的建设机制。第四,趋同是一种双向互动。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之间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应当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认可。 王军说,中国一直十分关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和趋同的发展动态和最新趋势。今年以来,在借鉴国际准则和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基础上,财政部已经发布了包括修订基本会计准则和财务报表列报、资产减值、保险合同等在内的17项准则征求意见稿,与金融工具有关的金融资产确认与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的列报与披露等数项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也已起草完毕并将于近期发布。针对现行16项具体会计准则的修订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 他说,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积极推进会计准则建设和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工作。一是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各项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尽快拿出准则最终稿。二是加紧修订基本会计准则和现行16项具体会计准则,并做好新旧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工作。三是邀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理事和技术人员来华与中国会计准则制定人员进行技术对话和交流,进一步扩大共识,减少差异。四是积极做好会计准则发布实施有关配套工作。 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是中日韩三国于2002年初,为顺应会计国际协调和趋同的新形势建立的一个促进区域会计交流与合作的机制。会议每年在三国中的一国召开一次,旨在共同交流各国会计准则发展的最新形势和面临的问题,协调会计国际趋同的立场,发挥区域合作和交流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