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走进跨国公司(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 15:21 南方周末
走进跨国公司(图)
走进跨国公司就如同加入了一场赛跑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20年

  本报记者 雷剑峤

  对于很多中国年轻人来说,他们的愿望是走进跨国公司。但天花板现象让他们无奈,跨国公司的本土化进程又让他们心怀期待。与此同时,他们的生活正在被悄悄地改变。

  几个月前,为了给7岁的女儿找个合适的学校,Helen跑遍了附近的小学。她要找的是“一个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体”。

  “要找到一个符合我们教育理念的学校,”她说,“这不是容易的事。”

  39岁的Helen在某著名外资快递公司负责物流业务,她的丈夫、40岁的
高荣是Tack国际培训公司中国总部总监兼合伙人。他们和女儿居住在上海市徐汇区一套200多平方米的复式住宅里。

  近20年来,跨国公司的员工中出现了很多中国年轻人,Helen和高荣就是这些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化人才的代表。他们拥有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能熟练地运用外语,日常工作大多数时候都在与外国人打交道。

  发生在Helen和高荣身上的职业故事就是一个“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不过对包括他们的雇主在内的众多跨国公司来说,这也是它们的管理层逐渐本土化的过程。

  高荣真切地感受到这种趋势。1994年,他从原来的国营单位辞职,来到一家外资银行的上海代表处担任首席代表。获得这份职位,国际关系学院的教育背景和优秀的外语能力帮了他的忙,不过代表处的主要任务是与地方政府打交道。“我了解这个,因为我是当地人,”高荣说,“而且我在国营单位呆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本地人才对跨国公司的意义往往局限在熟悉国情、擅长进行政府公关等方面。甚至直到如今,这种情况仍然不算少见。

  和那时候参与“MBA热潮”的人一样,高荣突然感觉自己“缺了一些什么东西”。在外资银行呆了3年以后,他决定去美国攻读MBA学位。

  他说:“你要继续往下走,就要掌握更多的职业语言。你要和外国人进行商业上的交流,就要了解他们那些独特的商业沟通模式。”

  Helen也体会到了那些差异。“他们希望所有的东西都有文字记录,因为他们想看到思维的延续性,想知道一个idea(创意)是怎么产生、怎么执行的,”她说,“但中国的习惯做法是一拍脑袋就出来了,以后再慢慢调整,不可控因素特别多。”

  Helen在跨国公司工作的经验比丈夫多。和高荣一同从学校毕业,她就进入了一家外资石油公司。

  1999年,高荣在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MBA学位以后回国。他进入Tack国际培训公司,不过那时他只是这家公司的高级咨询顾问。不过,MBA学位为他的职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几年后,他成为公司在中国总部的总监。

  中国最大的人才交流网站51job的公关经理冯丽娟说,在五六年前,51job在猎头业务上的客户以企业中层主管为主。现在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本土招聘高层职位,数量、层次都有所提高。那些进入中国已经有十几年的跨国公司开始更换他们的高级经理、区域经理。

  “我的前任就是一个老外,”诺基亚(苏州)电信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经理董珏华说,“他们通过猎头公司找到了我。”

  捷普电子(广州)有限公司总裁K.I.LEE说,3年前他的公司只有一个高级经理的职位由中国本地人担任,但现在这个数字是9个。捷普电子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合约制造商。

  另外,跨国公司愿意为优秀人才付出更高的价钱,冯丽娟认为中国高级人才的成本开始接近欧美地区。有的跨国公司管理者还不相信中国的人才价格这么高,“实际上,按他们出的价钱不可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她说,“比如,没有50万元人民币年薪,你很难招到一个好的汽车公司产品经理。”

  但并非所有人的发展都那么顺利,相当多的中国管理人员在跨国公司里都碰上难以跨越的障碍。

  进入第二家公司3年以后,黄茵知道她很难再有晋升的机会。

  黄茵之前并不相信中国管理人员在跨国企业会遭遇“天花板”的说法,即使她已经尝到过这样的滋味。1998年,刚从中山大学毕业的黄茵在法国迪卡侬公司担任生产经理,负责产品生产。迪卡侬是全球第四大运动用品生产与零售商。令她吃惊的是,这家法国公司从总经理、副经理到部门经理都是法国人,有了空缺公司也不会按照程序在中国职员中进行挑选,而是直接由法国总部外派。

  “当初我还不是太care(在意)这个东西,我想着自己还年轻,总会有机会的。”那时候,黄茵觉得有可能是自己所处的生产部门晋升空间太小,于是她打算去从事市场营销。2000年,她跳槽到了英国太古集团市场部门。

  “天花板”仍然存在,公司最高层管理者全是英联邦国家的人,中层经理也都是香港人或比中国开放早的、英语水平高的东南亚人。黄茵开始感到失望。“当你越来越具有能力时,你就会觉得自己离那块‘天花板’越来越近。”

  “这是一个信任度的问题。”明基电通人力资源部管理师张叶锋说。他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感到悲观。“谈改变一直都在谈,但我到现在还没有看出来会有改变,时间也改变不了。”

  董珏华承认诺基亚在管理人员本土化上“进展不快”,“这是由总部决定的,他们可能觉得这样做风险更大,成本更高。”这位行政人事部经理说,诺基亚在苏州的总经理由外籍人士担任,其余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中外比例则是“一半一半”。

  尽管觉得有点不公平,但黄茵并不认为这种做法是完全不合理的。“外国管理者的思维、眼光会高很多,因为他们经过了很多训练。基本上,中国还没有培养出管理人才这样一个群体,就连‘海龟’,也就是实际操作能力稍微强点而已。”

  对于本地人才具有的所谓本土优势,黄茵表现得有点不屑。“也就是中国人管起中国人相对容易些,本土文化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些,除此之外,我看不到有其他什么突出的地方。”

  高荣也认为,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效果不好,中国管理人才需要从自身找原因。“跨国公司也希望加快这个过程,但我们自己的视野、管理能力还不过关。从A点走到B点,最简单的直线我们也不会走,虚耗的成本太大。”他说,根本的问题还是教育的体系和结构。

  黄茵的决定是去读MBA。直至如今,“去读MBA”仍然是大部分在跨国公司工作的中国管理人员的一致想法。有一段时间,连不懂英文的普通家庭妇女也对“MBA”耳熟能详,因为报纸和电视剧上到处都充斥着这个单词。这三个英文字母似乎成了打开通向跨国公司更高级职位的大门钥匙。

  中国的大学也在积极地开办MBA教学。“你和外国人做生意,是对他说‘哥们,咱们出去喝两盅’好,还是对他说‘how do you do’好?”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副院长张建琦说,“MBA就是教你说‘how do you do’。”

  这所学院是中国大学开办MBA教学的一个典型。它曾经在国家的MBA评估中排在第一位。而国际化要求也体现在学院的很多地方。荣光堂是岭南学院的校园餐厅,在餐厅的每张餐桌上都有一张纸,上面印着吃西餐的基本礼仪,其中包括喝汤时不许发出任何声音。

  跨国公司也意识到他们要想把管理层本土化进行下去,就必须吸收这些经过专门教育的本土人才,最方便的途径就是参与对人才的培养。9月3日,岭南学院授予18位企业管理者兼职MBA导师资格,其中就有来自IBM、捷普电子等跨国公司的管理者。他们甚至在授予仪式上对那些尚未毕业的MBA们说,假如进入公司,他们将会分配到安装着空调的单人宿舍。

  黄茵的理想可不仅仅是装着空调的单身宿舍。她要加入一家大规模的跨国公司,级别多、上升通道长。这样即使中国管理人员一时无法获得最高层职位,但跨国公司管理层本土化的趋势仍在继续,等她慢慢走完这条上升通道时,情况就会变得好多了。

  “那时候,我就会坐上仅次于最高层管理者的位置。”她说。可以肯定的是,黄茵的脑子里可绝对没产生过要离开跨国公司的念头。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