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化解征地难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 08:51 经济参考报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征地过程中,坚持让农民分享土地开发成果,采取集中使用征地补偿资金方式,对农民的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统筹考虑,合理解决,逐步把农民变为城市居民,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变“一脚踢”为长远保障

  1998年,开发区管委会提出了促进失地农民的两个安置(住房安置和就业安置)和三个转变(农村转变为城市、农业转变为工商业、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的战略决策;2003年,管委会又提出带领农民率先在全市建成小康社会的开发区建设新目标。按照这一思路,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为入区农民提供各种保障方面舍得花钱。自1998年起,就开始按“老有所养、壮有所为、少有所教”的原则,为“新市民”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开发区累计征地4万多亩,拆迁农户7700多户,他们将青苗费和拆迁补偿费发给农民,以保证他们购新房和日常基本生活,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实行“统筹使用,财政兜底”,主要投入社区建设和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

  过去农民自拆自建,用地多、基础设施配套差、功能单一、管理无序。入区后,改“自拆自建”为“统拆统建”,节约了4倍土地,节省了6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住房安置按人均20平方米、每平方米400元基价标准,超出规定面积,按成本价格出售给安置户;对少部分暂时购不起房的老人和特困户,社区集中建老人房和过渡房给他们租住,确保人人都能住上房。到2004年底,7个社区累计完成建筑面积72万多平方米,已经安置6000多户,占拆迁户的90%。

  想尽办法促进农民就业

  为了解决劳动力就业,开发区实行“两卡一证”管理和多渠道安置,将入区农民按年龄分段,采取不同安置措施。

  凡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凭“供养卡”每月可以领取120元生活费。18周岁以上的劳动力,在未上岗期间,每月凭“待安置卡”领取60元生活补助费,同时开发区运用成人高中、技工学校和社区夜校,开展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和职业培训,凡参加培训的对象每人分两次给予1000元补助费。经培训后推荐到单位或企业就业的,发放“就业证”。

  为了帮助农民找到工作,开发区各级组织主动与周边企业、单位建立友好合作,推荐农民就业。如

芙蓉社区与辖区内的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联系,在高校保洁、食堂等后勤岗位上,安排了上千名农民工。社区还与企业建立订单培训制,即企业提出用人要求后,组织农民到该企业进行针对性培训,合格后留企业工作。开发区绿化、保洁、保安等公益岗位,也主要用于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对自谋职业者,开发区一次性发放5000元补助费。入区农民中原有一、二级劳动力1.7万余人,现就业率已达到76%。

  农民变成新市民

  从2002年开始,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原有乡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根据人口、项目、道路和规划发展情况,撤村建社区委员会,将原16个行政村划分成4个社区,下设21个小区委员会。

  与现有城市街道居委会不同,社区和小区只管理不创收,只服务不收费,一切费用由区财政承担,以管理社会化和社区服务、社区经济发展市场化相结合形成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记者在开发区的芙蓉社区采访发现,尽管新社区成立不久,看到的是住房城市化、管理现代化、人人有事做,农民真正融入了城市。原肥西县团结村村民徐文银一家5口,如今住上了两套三居室的现代化楼房。老徐自己在香怡物业公司当保安,每月600元工资,妻子在附近的合肥工业大学洗衣房工作,每月收入400元,大儿子经过培训办起了

摩托车修理铺,每月营利千元左右。老徐谈起今天的生活,大为感叹:“过去农村生活又苦又累,甭提了。现在咱们看病有诊所、买菜上菜市、早起晚归赶班上,还有了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成了真正的城里人。”

  作者::孔祥迎 葛如江 蔡敏

  (来源:经济参考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