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成琛实习生吴娟通讯员何孝齐)存在污染、扰民两大通病的“城中厂”,要不了几年将从武汉的中心城区内全部消失。武汉市规划局昨透露,正在修编的新一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全市的制造业布局将作出大的调整———原先分布在城区内的大小制造企业,将陆续远离居民区,分别被“装”进该市规划的钢铁、化工、高新技术、汽车及零配件、食品工业等5大制造业集群内。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胡跃平介绍,按规划,到2010年,该市将基本完成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到2020年,
可全面实现工业的园区化布局,中心城区内的零散插花企业将消失。专家认为,这一调整不但有利于整合武汉的工业优势,也将彻底解决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工业与居住用地混杂的局面,提升中心城区的人居环境。近几年,该市中心城区内部分小型工业点和零散企业正陆续迁入工业园。据统计,1995年至今,武汉市内环线以内的工业用地,已由379公顷降至167公顷;内环至二环路间的工业用地,由1758公顷降到了1389公顷。
工业布局分四个层次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成琛)在这份《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未来江城工业发展分布被分成了四个层次。其中,内环线以内地区为工业发展“严格限制区”;内环至二环之间的范围为“工业发展限制区”;二环和三环之间为“工业控制性发展区”;关山、青山、沌口三大工业区是工业重点发展区。各区的工业发展也有详细规定。如,内环线以内的工业迁出后,腾出的地发展第三产业或其他公共设施;内环至二环之间将鼓励工业外迁,并结合旧城改建,保留部分非扰民工业,组建工业街坊和工业地段;三环线以内将控制发展小工业区,限制工业点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