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党旗添光彩 真情服务献社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 01:59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从今年9月1日起,一场以“党旗添光彩,服务献真情”为主题的大型营销活动在市工行全面展开,作为本年度第三期系列大型主题营销,本次营销活动不仅声势浩大,而且与当前该行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紧相扣,充分体现了以先进性教育促进业务工作发展,以业务营销实践展示先进性教育成果的活动宗旨。 据悉,市工行此次“党旗添光彩,服务献真情”营销活动的主题包含了两层含义:一
据介绍,市工行“党旗添光彩,服务献真情”营销活动的开展分为三大篇章。 阳光普照 第一部分是针对高端客户的“阳光普照”篇。此篇共有十项具体内容:一是扩大“金行家”受理点至全市所有的理财网点,投放新版黄金业务宣传品,向新开户赠送精美礼品,与上金交易所合作举办黄金知识讲座等。二是结合“全球快汇”品牌宣传,开展“中秋情”专题营销活动,方便旅居海外的华人在中秋期间给国内的亲朋好友汇款。三是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推出1至2期“汇神”理财产品,满足个人高端客户的外汇理财需求。四是首批贵宾理财中心开业,推出配套金融产品与服务以及非金融附加服务。五是举办留学通宝理财沙龙活动,进一步推广业务,提升特色网点品牌形象。配合留学生秋季入学高峰,组织“学生情”专题营销活动,推荐适用于出国留学生的个人汇出汇款、外汇汇票、旅行支票等个人外汇业务。针对移民和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与部分外资银行合作,推出联名加元汇票业务和个人境外账户咨询业务。六是开展“购汇有礼”活动,对办理购汇业务达到一定金额的客户,赠送一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出国人员人身意外伤害险”。七是举办与安邦保险有限公司合作的汽车消费贷款履约保证保险新闻发布会,带动汽车消费贷款和牡丹交通卡的发展。八是借十一出游高峰之机,选择部分高端客户赠送一定时段的保管箱服务。九是在中秋前夕邀请千名高端客户,举行大型高端客户真情回馈活动。并推出一系列外汇高端客户业务研讨会,包括金融衍生产品、个人理财、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等。十是选拔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服务意识的营销人员,组成讲师队伍,深入高档社区开展业务营销。 雨露滋润 第二部分是针对大众客户的“雨露滋润”篇。此篇有六项具体内容:一是开展“牵手莘莘学子,共创理财价值———工行服务进校园”大学个人金融服务宣传及公益系列活动。二是开展“银行服务在您身边”工商银行家庭个人账户管理、牡丹灵通卡功能宣传及社区公益系列活动。三是开展“轻轻松松工商银行充值,实实惠惠尽享折扣大礼”网上支付促销活动。开展个人网上保险业务、个人质押贷款业务、跨行支付、网上银登转帐等四项网上新业务的推出及电话银行通用缴费平台和黄金买卖等新业务功能的营销。通过网站BBS及电子银行示范网点手把手演示,解答客户在使用网上银行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四是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推出1至2期“聚金”理财产品。五是举办“金秋牡丹重重奖,消费办卡喜上喜”活动,推出“消费刷卡中大奖”、“消费刷卡双倍积分”、“特惠香港游”、“办卡中大奖”四重惊喜回报持卡人。举办五期“刷牡丹灵通卡三重好礼等你拿”活动。重点宣传近期推出的“到期换卡”、“邮寄卡片”、“电话启用”等新增加服务功能,以扩大牡丹卡品牌知名度和提高品牌形象。六是认定一批新的老方工作室网点,开展挂牌暨目标客户理财沙龙活动。与仁恒房地产开发公司联合开展“购房按揭桥梁工程”,向存量客户提供购房信息、按揭贷款配套组合服务。对在10月底前通过二手房网上交易平台成功申请贷款的客户赠送精美纪念品及银行博物馆赠票。 真情放送 第三部分是针对法人客户的“真情放送”篇。此篇有八项具体内容:一是开展针对高端企业客户的对公理财产品推介活动,并为高端客户提供一对一的理财服务。二是建立对法人客户高层管理人员的个人金融服务营销机制,围绕公司高管客户的核心需求,编制营销方案,建立内部协作营销网络,积极开展产品及服务营销。三是以产品经理专业队伍为支撑,以现金管理业务为核心开展直销活动,并全方位推动结算产品营销工作。四是对重点法人中介客户开展“手牵手”专项营销活动。评选信誉良好、居本行业优势竞争地位,或对银行贡献度大的优秀合作伙伴,举办签约暨颁奖典礼,并为其提供整套优惠金融服务。五是作为赞助商和服务商进驻第36届世界贸易中心协会(上海)年会现场,开展会费代收服务、形象宣传、广告投放和接洽参会公司等活动。六是参加2005国际特许加盟(上海)展览会,营销宣传推介个人经营贷款业务。七是开展丰富多彩的重点对公客户联谊及产品推广活动,提供切合客户需求符合其特征的产品。八是举办业务推介会介绍小企业贷款业务,创新小企业贷款产品,在有条件的郊区支行开展“金融服务进园区”活动,对园区内中小企业进行产品营销和宣传。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9月08日 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