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近期将再谈纺织品 WTO成员国待遇成争执焦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 00:13 北京现代商报 | |||||||||
商报讯 (实习记者 喻春来) “借用2006年的配额已经将中国纺织企业的影响减到最低了。”在昨天召开的“WTO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见上图)这样看待中欧纺织品谈判的成果。他说,整个谈判过程中,中国纺织行业和企业的利益得到了体现。
参与过这一轮谈判的曹新宇认为,虽然借用2006年的配额,但是,各类不同纺织品出口的配额使用率是不一样的,有的品种多,有的品种少,有的品种今年的配额还没有用完,到年底,不同品种有很大的调换余地,类别间的调换对中国企业有益。 曹新宇还表示,中美近期将重谈纺织品问题。他认为,中美双方最核心的焦点是,中国作为WTO成员国该不该享受成员待遇,美国却用2004年的基数作为增长基数计算,这是双方分歧点。 联合国贸易网络北京中心副主任刘英奎分析,配额制度虽取消,由于“三大不利条款”的制约,中国难享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纺织产业处于量大利薄的被动地位。“非市场经济条款”为对中国产品实施歧视性的反倾销调查提供了“合法”外衣;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条款使中国出口贸易发展受阻;纺织品特殊保障措施阻止出口快速增长。 刘英奎认为,目前,处于政府职能转变时期,行业商(协)会难以代表和维护企业利益,行业自律制度缺失,企业低价竞销,容易成为国外反倾销把柄;行业质量标准滞后于发达国家;产品出口受制于人。 刘英奎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要从多方入手,利用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限制对“非市场经济条款”和“特保”措施的滥用;善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纺织品贸易正当利益;推进区域性一体化进程,融入区域纺织服装产业链;建立双边磋商机制,尽量达成“有秩序的销售安排”,化解贸易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