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财经观察)人民币理财变味 高息揽储危害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 08:51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记者最近在走访光大银行、中行、建行等几家银行时,工作人员介绍人民币理财产品大都以“像存款一样,但收益高于同期储蓄”这句话点出其特点。随着各家商业银行竞相推出自己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取得人民币理财的市场准入资格后,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人民币理财产品“准储蓄化”特征日益突出。

  期限设计上,种类越来越多,期限越来越短。市场上初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仅限半年
、一年、三年、五年等少数几种,而目前已经出现三月期、甚至一月期的产品。

  金额设计上,起点越来越低,层次越来越多,追加金额越来越小。初期认购起点金额多为5万元、10万元,追加认购金额为其整数倍,层次较少;而目前认购起点金额已经降低到1万元,甚至5000元,追加认购金额基数也下降到1000元,甚至更低。

  灵活性设计上,存取越来越灵活。早期个人

理财产品多为不可提前终止型,可提前终止的只有3年、5年期等长期品种;而现在除1月、3月两种期限很短的产品不可提前终止外,其他期限产品大都可提前支取。

  人民币理财“准储蓄化”存在变相高息揽储。据了解,某银行初期发售的2.88亿元人民币个人

理财产品,其客户大多是从其他银行转入,随着各家银行进入人民币理财业务,该行后期发售的1亿元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的客户就主要是本行客户。因此,在目前存贷款
考核机制
下,为争夺客户,价格竞争———竞相提高收益率将成为各家银行开展此项业务的一个被迫选择。如一年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已从该银行第一期的2.3%提高到目前各行3%左右的水平。

  此外,人民币理财“准储蓄化”还存在三方面的弊端:影响货币供应形势的分析判断;增加了利息税征收难度,出现税收流失;加剧县域经济资金外流。(新华社)(来源:金羊网)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