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书业“油水”流向何方(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 08:41 经济参考报
  “这套《话说中国》原价1100元,在书展上我8折买到的,不过还是有点贵。”黄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书价真是让人看不懂,利润一定很大。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黄先生一般觉得中国书价过贵的百姓不在少数。与此同时,出版业人士也纷纷抱怨图书生意越来越难做。这种奇怪的利益悖论让人不禁要问:中国书业的“油水”流到哪里去了?

  谁在瓜分书业利润
中国书业“油水”流向何方(图)
  事实上,书价上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中国的图书价格究竟以何为定价依据?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张宏告诉记者,1993年后,经国务院批准,大部分
书的定价放开。但中国目前图书定价基本是“按纸论价”,传统按印张定价,现在1个印张在2元左右。“把所有的书都打按印张定价并不科学,严肃的学术书怎么能和花哨的畅销书一样按纸卖呢?”张宏说。

  其实,许多专家都将中国书价的不合理指向了定价机制,在他们看来,这是造成图书该贵的不贵,不该贵的却出奇贵的原因。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指出,中国图书定价应进一步体现市场机制,学术类、非小说类的书应贵一点,因为这样一本书往往是学者几年的心血,如果按照和教辅书一样的定价方法卖,会引发高端图书、专业图书的生存困境。他同时认为,大众类的读物尤其是教材教辅书不该定价过高。

  当代世界出版社发行部主任李国振给记者详细拆解了这根书业的利润链。一般来说,印刷成本应控制在25%至30%,稿费或者版税占8%至15%左右,出版社管理成本占6%,总的出书成本在40%上下,而出版社给一般批发商的出货折扣为6折左右,大批发商的利润在5%至10%,零售门市的利润空间在25%至30%。

  广东联合图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叶芳分析认为,中国的这条书业利润链看上去零售利润最高,但是小零售店辐射面有限,经营困难,如扩大经营规模,房租、水电、管理等各种成本极剧增高,投入很大、风险也大,加之市面上没有几家不打折的书店,打折竞争不仅挤压了书店的利润,也给读者造成书价虚高的坏印象。“批发商风险最小,但竞争激烈、利润有限,有时受两头挤压。出版社看似有近20%的利润空间,但风险非常大,书一旦滞销全部无条件退给出版社,这就使得出版社几乎承担了书商、书店所有的信用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书的利润链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书的个案差异很大。一本畅销书如果印量大,其前期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就会赚钱。但现实情况是,目前书的品种越来越多,印数却越来越少,利润自然也越来越薄。

  国营、民营竞相争利

  一位在图书出版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资深人士爆出惊人之语:“全国目前560多出版社如果按规定对库存、资产、债务进行清查,我看至少1/3早就该倒闭,但是现在靠买卖书号活得还挺滋润,民营书商的大举介入,许多出版社空壳化问题已经昭然若揭。”

  一家年销售额数亿元的大型出版社社长告诉记者,民营书商、图书工作室简直就是国营出版社的掘墓人。许多国营出版社在人才、机制、创新等方面根本无法与之竞争,惟一有的不过是书号而已。2003年9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了新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首次规定具备一定资格的民营企业可以申请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及批发权。正名的意义在于,民营书店“二渠道”的帽子终于摘掉,理论上具备和新华书店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权利。

  事实上,中国的民营书业早已不满足发行流通领域的“蛋糕”,它们将触角伸向了上游出版领域的“奶酪”。越来越多的民营工作室以各种形式与国营出版社合作,操作出一本本漂亮的“畅销书”,从各各环节与国营书业进行正面交锋。

  朱杰人说,民营书商大举进入市场,实际上消耗了国营出版社的利润,民营流通渠道得到的图书折扣明显比新华书店更加优惠,久而久之,出版社的出货折扣自然被民营书商越压越低,必然会影响出版业的合理利润。

  “灰色地带”的暴利链条

  在上海某机关工作的赖江,在“街头书展”上买了一套北京出版社的《世界通史》,原价220元的书打3折,买到手仅66元。随后,赖江在新华书店看到了出版社、装帧都别无二致的《世界通史》,原价只有68元,这才知道上了盗版书的当。

  其实,在全国各地的书店中,时时地地都会出现这样1折、2折甩卖“巨著”的身影。业内人士透露,除了正规出版社的积压书以外,这种超高价、超低折的精装书行话叫“大书”,无非是先虚高定价、再挥泪甩卖。这类“大书”往往是些地下书商的“成果”,很多干脆就是彻头彻尾的盗版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书业人士坦言,中国正规书业从编写、印刷、出版、销售各环节利润都非常有限,而中国图书市场这块大蛋糕中的真正高额暴利被两种途径吞噬——盗版和发行流通过程中的腐败。

  此外,流通领域的权力介入、垄断发行成为近年来书业腐败的一个特点。近期陕西、贵州、湖南、广西等地相继爆出出版发行腐败黑幕,一些官员和新华书店等发行单位负责人纷纷落马。业内人士坦言,这样的书业腐败是他们最怕也是最无奈的,这种情况倘若不及时有效地约束制止,中国书业便恐难有前途。

  作者::陆文军

  (来源:经济参考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