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有短队可排 为何还要排长队(另类解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 01:51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最近在巴黎一次午餐会上,韩国有位经济学家说了一句不太合潮流的话:“欧洲是最好的。”这位经济学家在韩国长大,游遍亚洲,又曾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现在常驻欧洲。如果可以选择来世的出生地,那他的目标毫无疑问。生活质量、对民主制度的响应、社会文明程度以及灿烂的文化,都让他只有一个答案:欧洲。

  虽然这位经济学家对欧洲的未来充满信心,但许多欧洲人似乎并不这么想。至少核心
欧洲正在经历一轮周期性发作的存在主义危机。9月18日选举前的德国,经历着一场近乎受虐般的自我贬损。法国在高失业率和经济减速的夹击下悲观情绪蔓延。公共舆论调查所Ifop本周发布的民意测验显示,受访者中只有30%对未来持乐观态度,而去年12月这一比例为58%。在意大利,数十万小投资者因公司丑闻给他们招致损失感到愤恨不平,政界人士已公开质疑设置欧元是否是个好主意。

  悲观者反复强调,欧洲面临着被加速发展的美国资本主义和低成本的亚洲重商主义挤垮的危险。美国大型跨国企业威胁说,要扫平前面一切对手,将欧洲工业明珠(甚至

酸奶公司)全部摧垮;而印度等国大量刻苦工作的劳动力又会将制造业和服务业岗位尽数夺走。

  欧洲人口危机这个“定时炸弹”,法国和荷兰相继否决欧盟宪法条约使欧盟遭遇制度危机,欧洲几个大国公共财政明显无以为继,移民同化存在难度,国内恐怖主义威胁———所有这一切混和在一起,就酿成了一杯毒酒。对欧洲惟一的合理期待,只是欧洲能有条不紊地管理好自身的衰退过程,正如大英帝国崩溃后,宿命的英国人对英国命运的看法一样。欧洲的命运就是成为一座怪诞主题公园。

  然而,我们的韩国观察家对此却丝毫不以为然,第一句话就是,穷国很难变成富国,但富国要保持其富裕程度则容易得多。这个道理显而易见,只是没人留意。欧洲虽然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2%,但占有全球财富的40%。即便小幅经济增长也会生成巨大的产出收益。

  这一点在雅克·马赛《两个法国的战争》一书中得到很好的阐释。这本发人深省的著作对法国的悲观主义情绪进行了反击。据作者测算,从1973到2001年,法国人均GDP增长幅度只有“可怜”的60%。

  此外,欧洲不可告人的秘密在于,它实在是擅长全球化。德国已重新夺得世界最大出口国的地位。欧洲股票市场里挤满了欣欣向荣的跨国公司,利润报告创历史最佳,这些都足以使欧洲公司面对美国竞争对手能够坚守阵地。美国和亚洲的成功并非一定意味着欧洲的厄运,反而会成为政策刺激因素,以及销售和投资机会。

  欧洲悲观情绪可能在欧洲大陆核心国家最为明显,在远离核心的地区,这种情绪则逐渐消解。爱尔兰、波罗的海国家以及土耳其等欧洲“外围”国家经济增长极为强劲,可以给“老欧洲”国家许多教益。这些“外围”国家的情况表明,通过大力改革,可以提升经济业绩。北欧国家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造,使其得以延续,这也有示范意义。

  所有这些并非意在否认欧洲面临的严峻挑战。对于这种挑战,可能只有“幸运”的大洋洲幸免,全世界其他地区概莫能外。然而,对欧洲来说,好消息就是,经济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经合组织(OECD)反复重申的,欧洲的失业危机可以通过坚决的产品更新和劳动力市场改革得到解决。政府可以鼓励研发和创新,对大学进行投资,以创造经济增长点。

  20世纪的战争曾造成欧洲重大人员伤亡,与战后重重困难相比,眼前的挑战微不足道。在现代社会,只要遇到问题,总会有诸多解决方案出现,不管这种过程在许多时候是多么的难熬。

  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认为,历史就是一个偶然转化为必然的过程。未来学则正好相反:在无视偶然的过程中预测必然。许多诸如此类的未来学家预测说,欧洲已经完结。然而,世易时移,像投资趋势一样,世界各个地区有的能赶上潮流,有的则会落伍。或者,正像那位韩国经济学家所引用的一条亚洲谚语:“有短队可排,为何还要排长队?”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9月06日 第四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