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煎烹莫常食(权威提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 08:59 人民网-市场报 | |||||||||
卫生部近日发布今年第4号公告,建议公众尽可能避免连续长时间或高温烹饪淀粉类食品,提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改变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减少因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 丙烯酰胺是一种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可用于污水净化等工业用途。淀粉类食品在高温(>120℃)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丙烯酰胺是一
职业接触人群的流行病学观察表明,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症状,伴随末梢神经病(手套样感觉、出汗和肌肉无力)。尽管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此问题应引起关注。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博士、肿瘤科主任曾波航说,其实不光是薯条、薯片等西方食品,中国人食用了多年的油饼、油条等油炸类食品也脱不开“致癌”之嫌。这个过程与吸烟可能诱发肺癌一样,是一个“毒性”长期积蓄的过程。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专家黄俭医生则表示,“广东人炒菜时喜欢讲究爽脆,尤其是酒楼炒菜时会将油温升得很高,甚至菜一放下去就会起火,这就很容易出现丙烯酰胺。”他建议,市民可以多吃些蒸、煮食品,炒菜时油温不要过高,并且不能久炒。 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日前也警告公众关注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呼吁采取措施减少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朋欣) 《市场报》 (2005年09月05日 第十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