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政府采购一半打水漂(今日视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 08:04 人民网-市场报 | |||||||||
大材小用 高级电脑只打字 记者日前在某单位采访时发现,该单位花高价买了A3彩色激光打印机,实际使用时只用到A4的黑白文档。同样的打印机,A3幅面的要比A4幅面的贵3-4倍,这其中的差价白花了
不花自己的钱不心痛。目前,不少政府机关采购办公用品时往往求大求新,甚至互相攀比。记者了解到,有些单位给所有的办公人员都配备了P4、80G、512M的计算机,而这些近万元的电脑大部分只用来打字。像这种用高射炮打蚊子的情况在机关里普遍存在。 据财政部“政府采购中心”统计,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IT产品采购金额达30亿元,比2003年的7亿元增长了300%以上。另据了解,2004年政府采购的整体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元,但因大材小用造成的浪费就占了近一半,加重了财政负担。专家认为,IT产品的性能不同,价格差异就会很大,政府采购应该根据实际用途按需定制,盲目求大求新是对有限财力的极大浪费。 折旧过快 新式桌椅扔楼道 日前,记者在某国家机关办公楼楼道里看到一些蒙着厚厚灰尘的办公桌椅,但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桌椅其实并没有坏,款式也还比较新颖,不外乎是掉个螺丝、弹簧松了等小毛病,由于桌椅有问题可到办公室换新的,坏了的桌椅没人管修,因此,一批用了还不到一年的办公家具就此束之高阁。 如果说桌椅的闲置还属不得已而为之,那么计算机产品的过快折旧则是在人为制造浪费。不少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回来的人都惊叹国内政府部门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他们坦言,被大多数中国人淘汰的386、486,在美国的家庭、企业乃至政府还在大量使用。在我国,根据现有规定,IT产品的使用折旧年限为3-5年,这个年限就已经很低了,而一些单位甚至超前到电脑使用一两年就“提前”报废。实际上,已被中国人淘汰十多年的486计算机完全能满足大多数办公应用的需要。政府部门过快的更新换代速度为计算机厂商缩短保修期、降低产品质量提供了借口。 节约社会 重在更新观念 说到节约,似乎只是老百姓的事,实则不然。政府公务员的节约意识如何,正拷问着节约型社会的品质与走向。不久前,北京市对全市48家市、区政府机构2004年的能源消费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政府机关的人均耗能量、人均年用水量和人均年用电量分别是北京居民的4倍、3倍和7倍。其中,人均年用电量最高值达到9402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居民的19倍。事实上,这只是机关浪费的冰山一角。 权威部门测算,我国政府机构(包括教育等公共部门)的能源消费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节能潜力为15%至20%,能源费用超过800亿元,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超过美国政府机关1999年平均水平的33%。看来,政府部门节能潜力巨大。 为此,在推进政府节能采购过程中,要克服四种障碍。首先要克服“习惯”观念,从着力提高人们节能意识上推进政府节能采购;其次要克服“攀比”观念,从着力健全政府节能采购运行机制上推进政府节约采购;还要克服“慢慢来”观念,从着力强化监督上推进政府节能采购;最后要克服“与己无关”的观念,从着力落实各层各级责任上推进政府节能采购。 制度缺失放纵浪费(编辑点评) 李旭红 “不买贵的,只买对的。”这是我们购物消费时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居家过日子,有谁不精打细算?然而,一到单位,节约的人也会大方起来。买电脑贪大求全,配打印机动辄彩色激光,用起来不过出份文件;办公用品两三年一淘汰,能买新的决不凑合用旧的,好端端的东西说话就进了废品站,难怪千亿政府采购半数白瞎了! 为什么同样一个人,换个地方,思维就变了?不是他不懂节约,实在是制度有缺失,节约无保障。长期以来,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经费来自财政拨款,买多少电,用多少水,添多少设备,花多少钱,没有定额限制,作个计划就能列支;厉行节约,严防跑冒滴漏,不但没有奖励,反而落个小家子气的名声。久而久之,形成了不花白不花的奢侈习惯。政府机构随之成为与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企业并列的资源消耗大户。 这是经济学上典型的“公地悲剧”。因为公地是公共的,所以谁都可以不管不顾,过度放牧;更何况收益是自己的,问题是大家的!殊不知,每分经费都是由纳税人埋单,浪费也是腐败! 因此,必须对“无主消费”实施严厉的制度约束。只有把降低能耗、节约开支与公务员切身利益挂勾,才能有效禁绝公款消费的大手大脚。倘若600万公务员行动起来,一天节约一元钱,一年就可省下21.6亿元。更何况,政府机关的行为直接决定着节约型社会的走向,公务员理应率先垂范! 《市场报》 (2005年09月05日 第一版) 作者:本报记者 杨曼 董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