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加速“内外贸一体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 08:18 人民网-市场报

  朱小良是一位有着20多年外经贸实践和管理经验的中国商务部官员。他的身份是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的副司长。8个月前,他还在商务部规财司负责外经贸规划和统计,但是现在,他面对的是商品市场的监测和分析。朱小良戏称自己是“出口转内销干部”。在商务部系统,有着与朱小良类似经历的干部正在增加。

  官员大对调

  商务部从事内贸的三个司(市场建设司、市场运行司、商业改革司)的官员与外贸部门的官员对调,是从去年底就开始的。

  一直在商务部政研室做外贸研究的廖建成主任与市场建设司主持工作的副司长徐鸣对调。原台港澳司副司长、经济学博士王晓川调任商业改革司副司长。

  商务部是由原外经贸部、原经贸委和原计委的部分机构组建起来的。一个例子是,去年,市场建设司17个人分别来自12个部委。“商务部显然意识到,不能原封不动地由外经贸部加上一小块内贸,内外贸各干各的活儿。”商务部研究院国内贸易与市场研究部主任李永江说。

  与过去内贸官员只盯着内贸,外贸官员只抓进出口的工作方式不同,这些官员过去的经历使他们更愿意强调“大流通”的新思路。商务部一位官员表示:“商务部目前已形成了一个比较详细的工作方案,从规划、信息、预警、监测四个方面加大了对内贸、外贸的统一部署。”

  

直销立法,过去是外资司做,现在是外资司牵头,条法司、市场体系建设司等内外贸部门共同制定。这种部门协作,使内贸立法今年以来步伐加快。《典当行管理办法》、《汽车贸易政策》等法规已经发布,《洗染业管理办法》、《住宿业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正酝酿年内出台。而《商业法》、《反垄断法》等商务部的立法工作也紧锣密鼓。

  一体化难题

  内外贸一体化被外界看作商务部成立后面对的最大考验。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今年初的商务工作会上就曾指出,他需要研究的新问题很多,其中一项就是“内外贸一体化”。

  一些专家认为,薄熙来是来自辽宁的地方官员,这是他的优势。没有了或外贸或内贸的出身,他的经历可以让他更理解内外贸融合的迫切性,在政策制定上也更超脱一些。

  商务部成立之后,一直处于两线作战的状态。薄熙来曾严令各地不得实行地方封锁和市场分割。

  在外贸经营权放开后,中国企业所面对的已经是一个全球市场。但是目前在国内市场中,粮、棉、油、烟、药、盐等重要商品的市场流通管理尚未统一,而是分散在工商、质监、农业、卫生等部门,重要商品的价格则由国家发改委掌握。

  中国商务部的组建模式接近于美国商务部,但美国商务部相当于集中了我国七八个部门的职能,包括商务部、发改委、知识产权局和质检总局等。而商务部却要注重与国务院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对属于商务部职能范围内但又涉及其他部门的事项,商务部要主动牵头,会同工商、质监等行政执法部门,统筹内外贸管理。

  而且,目前各地方行政部门还未统一内外贸管理。山东内贸流通部门一位官员说:“内贸流通部门的设置在各行业中是最混乱的。仅我们这地方就有经贸局、贸易办、外经贸局、中小企业局和三产局等。”

  但是,“一体化”绝非仅靠薄熙来在商务部的魄力改革就能够完成,大市场、大流通的形成有待于实现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企业改革的新突破。这种新突破才是我国内外贸一体化真正实现之时。

  《市场报》 (2005年09月02日 第七版)

  作者:王延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