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变现不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 07:56 经济参考报

  新的学期开始,各大院校的新生们已陆续报到。贫困大学生如何顺利完成学业又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这样的时候,教育部公布“八个省市400余高校仍没有助学贷款,其中天津和海南两个省市一笔都没贷出”的消息无疑格外触目。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去年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并规定2004年秋季开学后在全国普通高校全面实施。整整一年时间过去,究竟什么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发放?

  三大现实难题困扰,行政色彩浓厚的国家助学贷款全面变革

  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实行扩招政策,高等教育规模出现历史性突破。到2003年底,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近1800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接近1200万人。在此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也出现较快增加。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到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其中特困生人数约有160万。

  为了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中央、地方政府以及高校等相关部门先后制订出台了助学金、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免收学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1999年开始试点、2000年全面实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无疑是其中重要的政策之一。按当时的规定,国家指定商业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助学贷款为信誉担保,不用抵押,学生自毕业之时起开始还贷,全部贷款毕业后四年内还清。八年产生的贷款利息由财政贴息50%。

  尽管自推出就受到困难学生及社会有关方面的欢迎,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情况,到2004年6月底,实行五年的国家助学贷款实际发放仅52亿元,全国约80多万学生享受了贷款,与有关部门最初的预计相去甚远,学生们也普遍反映贷款速度慢,拒贷率高。而且实际上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各地商业银行大都悄然停止了办理国家助学贷款。

  天津大学学工部部长李义丹介绍,2003年9月到2004年4月期间,天津大学的所有助学贷款都停办了。

  什么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推进?

人民银行一位高管分析认为,还款情况差、银行面临坏账风险是最大原因之一。他说,由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完善,学生就业遇到困难时,部分学生还款意识不够强,不主动跟银行联系调整还款计划,使得经办银行直接感觉到较高坏账风险,而开始放缓甚至暂停这项业务。据天津大学统计,由于大学生毕业后两到三年是经济紧张期,加之部分学生还贷意识不强,在2003年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后的首个贷款还款年里,天大共有40多名学生未能按时还款,超过应还款人数的20%。

  商业银行承担国家助学贷款义务的同时,得不到足够的风险补偿,也影响了银行的积极性。人民银行那位高管分析,尽管大的政策规定如果出现了呆账坏账,国家可以冲销,但并没有具体规定,实际上只能直接由商业银行核销、自行消化。这和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有一定的矛盾。即使作为国有银行理应承担相应的义务,但商业银行的性质使银行不能不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此外,国家助学贷款需要高校自行与商业银行协商签约,双方沟通不畅也影响了贷款的实际发放。

  过于浓厚的行政色彩、实际操作的不便,国家助学贷款与日益深化的市场经济越来越难以对接,也引起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2004年7月,国务院转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改进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明确引进市场化的方法,不再“拉郎配”,改用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财政和学校共同出资为经办银行提供风险补偿。学生在校期间贷款由财政全额贴息。还款方式调整为可以在毕业以后一到两年内开始还款,还款期限从原来的四年延长到六年。

  应该说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弥补了老办法的几乎所有不足。但据教育部统计公布,实行新机制的2004至2005学年里,全国新增审批贷款学生65万多人,审批合同金额51.5亿元,距离一年100亿元的基本理想目标仍有相当差距。

  协议承诺放贷7400万元,实际放贷200多万元,国家助学贷款在天津进展较慢

  按有关部门的要求和预想,经过2004年8月的准备,9月新学年开始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全国所有高校应在三个月内完成经办银行的招标工作,然后开始发放贷款。按新机制的操作规程,两个月左右贷款就应该可以发放到位。

  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是天津地方院校国家助学贷款的中标经办银行。根据与教委签订的贷款协议,2004至2006年两个学年中,农行每学年应满足天津约1.35万高校学生共计7400万元的贷款需求。根据分行8月做的统计,截止到2005年7月末,农行天津市分行已批准天津10所地方院校约300多名学生的助学贷款,金额200多万元。但农行有关人士也表示,由于6月底7月初各高校纷纷放暑假,部分贷款没能发放到学生手中。记者了解的情况,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等几所高校的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确实在6月与农业银行签定了贷款合同。尽管不是一笔没贷,但200多万元与7400万元相比,差得实在太远。

  农行天津市分行

零售业务部业务经理、具体负责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李丽说,就个人感觉,不存在银行不积极的情况。2004年12月24日既是圣诞夜又是周五,农行有关人员忙了一天,还加班到很晚,准备参加天津市地方院校国家助学贷款竞标材料。27日参加了竞标。2005年2月确定农行中标后,马上开始根据新政策设计银行贷款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制定包括助学贷款报批书等10个合同文本。此后农行又就此项业务进行人员培训。4月底5月初全部前期工作完成后,各承办支行和网点就按区域进校园宣传、与学校协商开始办理贷款。

  李丽说,这期间有两个环节可能耽误了时间。一是确定中标银行后,天津市教委准备开发一套软件,用于困难学生申请助学贷款使用,当时的设想是学生网上填表,打印出来直接用做贷款报批书。农行也参与了具体设计方案制定。但软件最终做出来之后,银行发现网上填表还是不符合银行的放贷要求,最终仍然选择印刷纸质的报批书。二是按新机制要求,贷款学生必须出具高中所在地街道或民政部门开具的经济困难情况证明。由于贫困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不少人提出暑假回家开证明,影响了放贷的进行。

  李丽说,农行参与竞标完全是自愿的行为,因此不可能主观上存在不积极的情况。她介绍,河北工业大学座落在天津,但隶属于河北省。这几年农行红桥支行与河北工业大学合作得很好,红桥支行今年还主动与河北省教委沟通,承揽了河北工业大学的国家助学贷款经办业务,如果不想做,完全没必要这么费事儿。

  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在天津实行后,天津理工大学有500多名学生申请了贷款,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名学生获得批准。学工部刘革生部长说:“我们学校贷款时出现了一个特殊情况。按助学贷款新机制,学生在准备完所有材料、填写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报批书后,由学校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送银行办理。负责理工大学助学贷款的农行西青支行信贷员中途换了人,前一人已经通过的报批书,换人后指出多处不合格地方,要求重新改。这样反复时间耽误很多。但学校放假不是直接原因,我们学校暑假期间一直有人上班负责助学贷款的办理。”

  孙少帅是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2003级本科生。由于家里出了变故导致经济困难,申请了两学年的助学贷款。他说,今年5月听说了可以申请助学贷款的事。大约6月20日左右,学校召集有贷款意愿的同学开会,提出具体要求,填了一系列表格。7月5日学校就正式放暑假了。记者看到孙少帅的贷款报批书学校填写的初审意见时间为7月15日。但不知什么原因,报批书至今还留在学校。

  天津市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设在市教委,记者联系教委想了解天津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进展情况,但被婉言谢绝。

  作为解决困难大学生经济难题的主渠道,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诸多操作细节仍需完善

  与以往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方法不同,新机制加强并明确了政府、学校、银行、学生在贷款中的责任和义务。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足额支付银行贴息及风险补偿金,还要配合银行做好催收还款工作。普通高校承担一半风险补偿金的同时,要负责组织学生贷款申请、对申请借款学生的资格及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监督学生使用。经办银行也面临如何将这项通过竞标争得的业务做好,同时又将损失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全新的课题。

  天津理工大学学工部部长刘革生曾参与天津市贷款招标谈判。他说,助学贷款应该是解决困难大学生经济难题的主渠道。从政策本身理解,新机制从方便程度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肯定能做得更好。但就目前看,按新机制办理贷款,对学校、学生、政府、银行来说都是第一次,认识、理解、沟通、合作上都还需要进一步磨合。我们现在很着急,反复跟银行沟通,哪里做得不好只要他们提出,我们马上改、马上重做。但总觉得有劲使不上。银行商业行为重,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远远不如学校,应该进一步减化程序。此外,为了防范风险,学校也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还得靠银行征信系统的完善和健全,使学生不敢不还钱。

  农行天津市分行零售业务部李丽说,新的助学贷款政策要求学生、学校、银行通力合作,缺一不可。如果学生材料准备充分,学校审核严格细致,银行放贷就快。否则肯定耽误时间。这是目前具体操作时最大的困难。银行也在想办法使与学校的合作尽快由初步了解、接触到熟悉、顺畅起来。

  刘革生表示,加快新政策下的贷款到位,政府应该起到更好的协调作用。学校面对银行时,常感到力量微薄,有些事情单靠学校推动,难度很大。政府应多听听学校的需求、银行的难度,从中协调沟通。

  除了理解、沟通的不够顺畅,政策上的不完善可能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国家助学贷款进程。

  按农行天津市分行与天津市教委签订的合约,农行将经办天津38所地方高校2004至2005学年以及2005至2006学年的助学贷款发放。但当问到一年后采取何种方式发放助学贷款时,农行有关人士表示,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政策规定,现在还不知道是继续由农行经办还是重新竞标。此外,有关贷款贴息、风险补偿金等何时到位等也都还没有明确的办法,银行正与管理中心接洽中。

  据了解,尽管签有一年7400万元的贷款额度,但按约定,实际放贷多少农行将根据天津所有地方高校汇总的困难学生需求基本情况最后确定。李丽说,但目前为止,农银没有见到一个学校按规定上报情况。因此今年究竟会贷多少,银行也搞不清楚。

  她说,其实现在放了多少贷款我个人认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从头把这件事儿做实,做成良性循环。

  国家助学贷款不能“包治百病”,帮助困难大学生应有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

  家住天津宁河县芦乡镇的孙少帅相信自己毕业后能及时还上贷款。但同时他也表示,肯定会有同学不还贷款。

  记者采访时发现,还贷情况仍然是学校、银行关注的重点。学校、银行有关人士不约而同建议,应该在享受同等政策条件下,尽量采取生源地贷款的办法。

  李丽说,现在还款方式灵活多样,无论哪里贷款,都不存在还款不方便的问题。但从贷后管理、贷款追索角度看,生源地贷款管理起来相对简便、有效得多。

  

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副主任王东胜说,生源地贷款,当地村委会、街道等更容易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此外尽管经济上贫困,但大学生祖辈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很看重周围的评价和别人眼中的形象,更容易保证信誉。

  据了解,去年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发行了“生源地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其他地方也有尝试,但数量并不多。其实类似的生源地小额已有成功先例。2004年7月,天津市妇女创业促进会推出解决新生学费的贫困母亲小额信誉贷款,额度4000元。中心负责人士介绍,目前已有100多位母亲拿到了贷款。按要求贷款次月即开始还款的这项小额贷款还款率为100%。

  据天津理工大学统计,该校困难学生约有1500多人,按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只要符合条件,提出申请都可以得到贷款。但实际提出贷款申请的人数并不是很多。有关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将来信心不足。他们知道现在银行的钱欠不得,没有经济来源时,干脆欠学校的钱。现在学校每年学生欠费额都很高,最严重时超过1000万元。

  刘革生说,学校每年都拿出相当的资金资助经济困难学生。不算困难学生奖学金,理工大学每年经学工部发放的困难生资助费用就有几百万元,仅冬季补贴就有几十万元。

  他说,学校期待国家助学贷款能成为帮助困难学生的主渠道,但助学贷款解决不了全部问题。我们想呼吁全社会都能关注大学贫困生的问题,有更多的机构、人士采取更有效、灵活的方式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邹兰

  (来源:经济参考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