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谁来拯救上海经济药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 00:18 东方早报

  两年之间,上海经济药房的表现极具戏剧性。

  去年新店不断开业的喧嚣似乎还没散尽,生存的忧愁已经爬上了大多数经济药房老总的眉头。

  为何在各地发展迅猛的经济药房在上海“水土不服”?是经济药房自己说的政策之困
?还是市场饱和后的优胜劣汰?年初至今,上海前两年火爆的经济药房再无新开业一家。

  “我们目前是保本经营,这并不是我们到上海开设经济药房的目的。”上海市民大药房总经理陈小婷颇感无奈。据她了解,目前像她这样保本经营的还算是不错的,许多经济药房已经亏本,陷入苦撑状态。

  两年前,“开心人”作为第一家经济药房进驻上海,以其“超低价”的药品不仅引来万人挤破店面的场面,同时也引来上海市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之后,从2003年5月到2004年底,一年半的时间,上海有三十多家经济药房相继锣鼓喧天地举行宣告开业。

  但两年过去,上海经济药房的表现却极具戏剧性。不仅再也听不到新店开业的喧嚣,而且现有上海经济药房的老总大多都是眉头紧锁。

  集体苦撑

  今年6月10日,上海老吉春堂经济药房正式宣布倒闭关门,随后企业被正式注销。这是迄今为止上海第一家关门的经济药房。老吉春堂的惨淡收场是目前沪上经济药房苦苦支撑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老吉春堂于去年5月开业,一年多来,流动资金严重不足,营业额从日收5万元左右迅速跌至日收3万元左右,最低时日收仅6000元。经营成本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巨大落差使得实力并不雄厚的老吉春堂最终不得不宣布倒闭。

  自2003年5月出现首家大型开架式经济药房,上海如今获准开设的经济药房数量已达34家,分布于15个区县。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沪上30多家营业面积上千平方米的经济药房多数度日艰难,日营业额能做到6万元保本线的仅占30%,其余都在亏损,随时有歇业危险。

  2004年销售额达到18亿元,位居全国连锁药店前三名的湖南老百姓经济大药房对其在上海的现状也开始头痛。

  “基本是保本经营略有赢利。”原上海老百姓大药房总经理唐爱民不止一次地告诉记者。据悉,最近老百姓大药房湖南总部在策略上作出重大调整,唐爱民被调往天津,上海门店并入华东地区统一管理,并专门调入一精明能干富有经验的店长管理上海老百姓大药房,全力做好现有门店的经营,同时暂缓在上海增资扩店的计划。

  “我来的这一个月,药店的经营有稳步上升,但大幅提升销售额还需一个过程。”现任上海老百姓大药房店长昨天告诉记者。

  记者在几家经济药房实地探访发现,位于浦东博兴路上的“开心人”浦东店,经营状况与“开心人”杨浦店差距甚大,“其实,开心人除了杨浦店每日销售额一直保持20多万元外,其开在南汇和浦东的两家店情况都不尽如人意。”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而“开心人”负责人在谈到近期药店的状况时显然也没有了以往的兴高采烈。

  与经济药房苦撑截然相反的是上海老牌零售药房。据了解,开在南京路上的上海第一医药商店,只是今年1月31日这一天的销售额,就达到298万元,此业绩无任何一家经济药房能及。

  瘦身自救

  8月11日,上海益丰大药房对外宣布,其第二家社区中心店本月13日在卢湾区局门路开业。有意思的是,该店面就是倒闭的老吉春堂经济药房。

  “这次益丰收购老吉春堂,主要是收购它现有的资产,代价并不是很大。”上海益丰大药房总经理刘湘岳告诉记者,收购后的老吉春堂改名为上海益丰大药房局门店,新店主动“瘦身”,定位为社区中心店,经营面积仅限于一层,只有原老吉春堂的二分之一。

  其实,上海益丰大药房在给原老吉春堂“瘦身”之前,其位于上海闸北区的益丰中兴药店已经自动“瘦身”:面积由原来的1000平方米缩减为500平方米。

  “过去,我们对上海有效商圈的估计太过乐观了”。益丰大药房总经理刘湘岳认为,上海的有效商圈只有方圆2~3公里,指望开个2000~3000平方米的大药房,将方圆十几、二十几公里的顾客都招来的愿望太过美好,“超大的‘身材’并不适合上海,以一个大型旗舰店带动周边若干个卫星式的社区店是一种新的尝试。”

  记者近日来到被益丰收购的原老吉春堂门店,尽管门店作了重新

装修布置,但人流量并未有显著增加。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其实局门路周围的药店并不少,买药也比较方便,虽然益丰是经济药房,药品价格据说便宜不少,但并不是医保定点,而且有些药在这家药店并不能买到。

  据悉,目前已经有许多上海经济药房纷纷拿出举措开始自救。

  上海老百姓大药房已经开进其门店周围的若干社区,推出诸如赞助社区活动、清理家庭小药箱,安全、科学用药免费讲座、购药登记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其他经济药房也想出设100平方米的免费休息区、“一元专柜”等举措留住顾客。

  在某种程度上,经济药房经营者开始不谈“降价”口号。他们通过不同渠道提出放宽“300米间距”的限制及进入医保定点的申请,并请来人大代表,征求意见,改进药学服务,并希望医院能够分流处方,让他们能拥有新的客户源。

  政策之困还是优胜劣汰

  为何在全国各地发展迅猛的经济药房在上海整体“水土不服”?

  益丰大药房总经理刘湘岳分析,上海“300米之内不能开两家药房”和“一个街道只能有一家医保定点药房”的地方政策是造成经济药房集体不振的重要原因。另外,业内阻挠、供货商方面的重重压力使经济药房往往无法进到需要的药品。

  据了解,相比其他城市,上海的医疗保险程度高、覆盖面广,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约700万人口;而且上海市民看病刷卡,医保卡里的额度用完之后,医药费自费累计到一定程度,还能报销80%以上,但有硬性规定只能在医院消费。

  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上海市民首选在医院开药。再加上医院对药品销售的绝对控制,有些药只有医院有售,药店无货,以及电子处方等因素,消费者拿着处方到药店买药并不容易。这对绝大多数没有进入医保定点的经济药房是雪上加霜。

  其次,“300米之内不能开设两家药店”的规定,也成为经济药房老总的心头之痛。按照这个规定,原有的药店早已“跑马圈地”占据了非常好的位置,使得之后想参与竞争的药店无法再进入。

  据一位经济药房的老总称,当时他们几乎是拿着尺子量遍了整个上海,但想要找到一个既合适又不违反规定的店址实在是难上加难。

  “最近,已经有一张关于对‘300米间距’政策的调研表下发至每家经济药房。”一经济药房老总昨天向记者透露,市政府已经委托有关部门对此现象进行专门调研,有可能根据调研结果出台扶持经济药房的措施。也有观点认为,“经济药房并未像事先预想的那样往良好的方向发展,并不是只是政策的因素,优胜劣汰是一种必然,市场需要一个再整合的过程。”上海一家经济药房的负责人认为。

  “经济药房的扩张过于快速也是一重要因素。”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对药店“300米间距”的政策限制也是出于对药店本身的良性发展考虑。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上海规定1万人口拥有一家药店,现在已达到7000人拥有一家药店,全市已经有1700多家药店,基本上已经饱和。

  另外,按照人口比例,上海药房正常发展应该是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然而经济药房每年以接近150%的速度增加,并且相关部门手头还有不少本地和外地企业的经营许可证申请。

  “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竞争越来越激烈,势必造成现有经济药房之间重新整合,大吃小、优胜劣汰,最终达到多赢的局面,老百姓也能从中真正收益。像上海益丰大药房收购老吉春堂药房的事情,以后还会继续发生。”一业内人士对记者说,“经济药房绝不会消失,但要想获得良性发展必须有待

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也有医药流通专家指出,经济药房应该探索一套适合上海经济药店发展的业态模式。在经济药房纷纷开设药店大卖场的时候,是否也能走进社区,开一些中等规模的社区经济药店。相对于卖场型的经济药店,这样的药店成本较低,更加贴近居民上海市的医保定点。

  据了解,改革“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医

药价格是今年我国卫生工作重点之一,卫生部正在进一步组织专家论证,制订具体操作方案。

  作者:早报记者 尹智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