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政策“井喷”为股改成功保驾护航(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 08:36 经济参考报
政策“井喷”为股改成功保驾护航(图)
  8月24日五部委联名下发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是中国股市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而现在市场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即将出台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从已公布的《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到,届时股改的《管理办法》将更为具体,更具有操作指导性。然而,即使如此,仍有很多属于“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配套政策有待制订与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给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5部委为股改提供良好股改环境

  相对以前,股权分置改革
似乎只是证监会和国资委的职责,《指导意见》的发布人中增加了人民银行,财政部和商务部。这也就意味着,在进行两批试点之后,管理层认识到,要保证全面推行股权分置改革也能获得成功,单靠证监会和国资委所有上市公司是无法顺利实现股改的。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部总监周国庆表示,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不出台相关的政策,股改推进确实困难。“在第一、二次试点阶段过程中,发现有许多问题需要与人行、财政部、商务部协调。”国资委、商务部的协调和支持是股改顺利进行的前置条件,财政部的配合则是股改善后的环节。

  《指导意见》对存在特殊情况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问题作出了妥善安排。按照有利于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原则,《指导意见》对调整和完善国资管理、企业考核、会计核算、信贷政策、外商投资等方面的政策衔接配套作出了总体部署。

  而这些特殊安排与总体部署正是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需要出台相关规定的领域。

  针对如何理解“以注入优质资产、承担债务等作为对价”解决绩差公司股权分置的问题,证监会在答记者问中说道:“……应当给予积极鼓励和支持。目前,证监会正在研究这类重大资产重组的实施程序和审核规定,通过制度的创新和规则的配套,支持这类公司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这些“以优质资产,承担债务的配套的规则”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仅仅靠国资委和证监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指导意见》明确“通过大股东股份质押贷款、发行短期融资券、债券等商业化方式,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股份提供资金支持。”央行就必须要加大对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支持力度。此外,上市公司大股东筹集资金靠企业债的发行也是一个必然的途径,而这同样离不开央行的大力支持。

  《指导意见》明确“股改引起的中外资比例变化不影响其原有的外商企业优惠政策“,若没有商务部的支持则无法实现的。

  “中国人民银行的加入更加有利于制定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保证股改拥有良好、稳定的资金环境。”周国庆说道。

  “如果改革方案导致即期流通股份增加的,应当相应做出大股东增持股份、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等稳定股价的措施安排。”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大股东预设所持股份的上市流通价格均是可行的方式。

  至于增持的资金来源,《指导意见》明确人行制定相关的信贷政策,使银行资金通过股改的渠道流入股市。

  “上市公司大股东在支付对价之后,企业的会计该如何核算,国资公司在支付股权对价之后,企业报表如何平衡?现在是个难题。这需要财政部出台专门的会计准则。”周国庆表示。

  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财政部的明显支持。

  证券法修改吸收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创新成果

  出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的人员27日在分组审议证券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时认为,现在我国整个证券市场在不断发展,证券法作为我国证券市场最重要的一部法律,要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应充分吸收正在进行中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创新成果。

  8月24日颁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讲提到“要调动多种积极因素,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要“积极推动《证券法》、《公司法》和《刑法》等法律的修订。……调整和完善与积极稳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不相适应的政策法规。针对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办法。要完善监管手段、提高执法效力,拓展市场发展和创新空间,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俞学锋说,股权分置改革中很多做法,已突破了公司法和证券法的现有规定,证券法的修改应该吸收其中好的做法,特别是很多股民对这方面有很多的建议。

  大力发展证券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成为不少与会人员的共识。刘振伟委员说,证券法修改要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重中之重。我国股市长期低迷,严重影响了公众投资者的信心,不少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经营业绩差,证券市场制度建设滞后,监管薄弱,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违规的情况太多,违法违规成本低。这些风险主要集中在大众投资者身上。修改证券法,既要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又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体制和机制,重新唤起投资者的信心。

  成思危副委员长说,发展资本市场关键问题是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要发挥资本市场扶优汰劣、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真正让好的企业上市,让差的企业退市。

  委员们建议,应该加强证券信息披露,打击误导投资者的股评行为。有的委员建议,要规定不仅要公告“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前10名股东的名单和持股数额”情况,而且还要披露“前10名股东的关联关系和前10名股东所持股票是否存在质押、冻结等情况”。汤洪高委员建议,应对股评人进行监督和约束,现在证券消息披露非常混乱,一些人用虚假信息欺骗股民现象时有发生,常给股民造成损失。

  作者:综合

  (来源:经济参考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