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彩电市场中考成绩张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 09:00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陈凌馨 通讯员 嘉仁

  2005年上半年的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可用“竞走独木桥”来形容,中外彩电厂家纷纷抢食“平板大餐”。至此由去年10月到现在,真正的平板大考拉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近公布了2005年第二季度彩电市场调查报告,可谓是众多“家电考生”的成绩单,仅从5月国内平板市场统计数据:中国品牌在零售环节占了67.23%,从专营渠道来看,更是高达69.35%,
几乎是外资品牌的三倍。就液晶而言,中国品牌零售量占77.94%,外资品牌占22.06%。

  中外家电企业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因为在平板电视领域的过招显得格外惹人瞩目,厂家鼎推、商家助推、市场呼唤、消费需求的攀升都在显现着中国彩电市场的峥嵘景象。同时,也让业内人士更加理性看待中国彩电的未来趋势。

  彩电消费向平板电视时代迈进

  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1-6月份,中国大陆市场

液晶电视机销售总量为37.6万台,已经超过2004年全年的销量,同比2004年上半年增长432%,而
等离子
电视机销售总量也达到21.7万台,同比增长为227%;销售额方面,2005年上半年
液晶电视
机为35.8亿元,等离子电视则在销售额上仍超过液晶电视达到44.1亿元。中国彩电市场开始向“平板时代”迈进。

  技术突飞猛进是国产品牌迅速拓展平板市场的关键。近5年来,出现了以海信为首的国产品牌技术军团。“在技术上,做中国的索尼”。海信曾这样要求自己。平板技术的屡屡成功,国产品牌达到站在与合资品牌同台竞技的水准。去年被业界关注的中国海信与日本夏普的技术、市场之争也以国产品牌海信的胜利而告终。

  价格下降已成为平板电视市场增长的驱动力量。2005年6月相比2005年1月,行业平均价格滑落20-30%左右,其中以大尺寸液晶电视降幅最大,37英寸降低28%(6月份平均价格仅为18500元),42英寸更是降低了30%;等离子电视价格下降则相对较平稳一些,42英寸降幅为16%,50英寸降幅稍大一点。当然,各个品牌价格策略都有所差异,也有出现部分品牌某些型号价格下降幅度超过30%的状况。平板电视价格全面跳水一方面主要得益于上游面板价格的降低,主流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自2004年底以来至少下跌25%;另一方面彩电厂商自身成本控制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但必须引起重视的是由于平板电视“价格战”愈演愈烈,行业获利能力正在逐步降低,平板电视提前进入微利时期,行业毛利率仅为20-22%左右剔除渠道费用。

  厂商联动加速平板彩电平民化

  随着平板电视价格的降低和日趋大尺寸化,市场结构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厂商在平板市场联合发力是平板电视迅速走进千家万户的重要原因。

  基于国产平板技术品质与国外合资品牌的差距缩小,自身渠道、价格、服务优势,使得国产平板电视成为国内商家重点助推的对象。海信大液晶电视就连续成为国美、苏宁、大中等商家的明星产品。

  2005年1-6月份,20英寸液晶电视销量占整体液晶电视市场的29%,但是已在逐步萎缩中;32英寸正快速成长为市场主流,销量比重达到25%,而2004年6月时仅占5%而已;同时,37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销量比重也在稳步增长当中。等离子电视方面,42英寸仍然处于霸主地位占据着94%的销量,但其中的93%还是42英寸SD(标清分辨率852480),HD(分辨率1024768以上)部分比重太小,主要是价格差距以及国内高清信号源较少等因素所致。46英寸和50英寸销量比重都比2004年略有降低。

  从价位段结构来看,由于平板电视价格逐步“平民化”,低价位段比重越来越大,10000元以下的液晶电视销量已占到整体市场的65%,而15000元以下的等离子电视也占据四分之一强。

  品牌格局稳中有变

  平板电视市场品牌格局在2004年以来几度动荡,国产品牌通过积极的市场推广和价格策略,以及在产品技术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

  2005年1-6月份的液晶电视市场以海信为首的国产品牌领先,合计销量占有率达到37%,国产品牌在销量上已取得绝对优势,总计市场占有率为75%左右,国外品牌则仍占据高端价位市场,领头羊是夏普和飞利浦。值得一提的是新科和夏新这两家新锐厂商,2005年上半年成绩单令人刮目相看,在众多国内外强势品牌全线发力的状况下,还拼到了近6%的销量占有率。

  在等离子电视市场中,品牌格局就显得要复杂得多。松下凭借品牌影响力和领先的技术依然是当仁不让的盟主,不过领先优势已悄然变小厦华以较高性价比获得消费者认可,销量占有率紧逼其后,居第二位两家市场占有率合计达到25%。而国产品牌海信、创维、长虹和国外品牌日立、三星、飞利浦、LG的销量占有率都比较接近,市场争夺非常激烈。海信成绩非常突出,连续10个月销售全国遥遥领先,产品多次被选做国礼而被电子商会授予“中国平板电视突出贡献奖”;年度购买力最强的前10个平板型号,海信有4个;关于平板电视的二季度消费需求报告中共10个关键指标,其中在第一提及率、质量满意度、预期购买率等5个指标上,海信均位居第一。

  自主攻平板电视以来,海信可谓步步领先。技术上保持着与国际品牌同步水平,在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国内外8个品牌的8个关键指标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海信有6个关键指标遥遥领先;产品具备支持1080P高清晰显示、超宽视角、零辐射、双流媒体等功能,77、88两个系列产品尤其受到全国消费者的欢迎。海信平板电视先后被选作国礼送给南非副总统、被22国外长会议惟一指定使用,还作为国家领导人送给俄罗斯二战立功老战士的礼品。

  未来市场技术比拼加剧

  展望2005年下半年平板电视市场,第三季度将进入传统的销售淡季,销量增长幅度将在5-10%左右。而随着10月份“黄金旺季”的到来,以及由于2006年1月份元旦、春节的影响,12月份将达到2005年全年的销售高峰,整个第四季度销量有望实现60-70%的强劲增长。

  毫无疑问,平板彩电是彩电发展的方向,它将改变彩电业的格局。也正是看到这一点,国内彩电生产企业都纷纷投身其中。但是,国内企业习惯于视同行为冤家,相互之间不通气,纷纷找握有核心技术的日韩企业合作,客观上促成了日韩企业对国内彩电企业实现了各个击破。

  其实,平板彩电既然是彩电业发展的方向,那么国产彩电企业就应该联起手来从长计议。在短时间内,日韩企业的技术优势无法改变,但是,中国巨大的市场资源是中国企业的王牌,是谈判的最大筹码。因此,中国企业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同行即敌人的竞争关系,而建立一种新型的竞合关系。

  同时,针对共同缺乏的、需要巨资投入的核心技术,大家应该联手合作,通过合资合作、战略伙伴关系等形式,实现联合开发,成果共享,联合生产,共同推进平板彩电市场,上下游产业链共荣发展。这样才能有希望摆脱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困局,躲开越来越多的“专利费”陷阱。

  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王宁认为,就平板电视而言,中外彩电企业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技术是新技术,人才是全球性的新人才。平板电视不仅给了中国品牌在国内市场上继续领先的机会,也为中国品牌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创造了绝佳的历史机遇。近两年来,海信在欧洲取得市场份额前两名的成绩来之不易,目前还在保持150%以上的速度增长,厦华在美国市场也获得了大单。中国品牌如果靠低档次低价格的产品来换取一些低档市场的份额,那只会是短期的,并一定是不赢利的,前期已经有企业有这个方面的教训。信息产业部三所高级工程师安永成说:“就平板电视整机来讲,中外品牌已经没有技术上的差异,但在产品储备上,中国企业在研发上投入还存在不足,可能有一些差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陆刃波主任认为,从中国彩电企业当前的经营战略和全球市场来看,需要解决浮躁的心态。一定是技术使中国彩电走向世界,绝对不是所谓的巨额广告投入或者靠价格低廉。不少企业在这方面认识得还不深刻,没有更长远一点的眼光,对自己的比较优势认识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民族品牌在与外资品牌竞争中取得先机的关键是,技术上的差距在缩小,在某些功能上,还有超越的地方。在今年的CES展中,海信推出中国第一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芯片,这将彻底打破自中国生产彩电以来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的历史,从此结束了全球最大彩电制造国“无芯”的历史。这一点证明中国彩电企业是有能力抓住技术升级所带来的历史机遇的。

  信息产业部三所高级工程师安永成也提醒国内彩电企业,在我国彩电行业平板化走向繁荣发展之际,技术还在继续进步,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再次落后,我们一定要从长远来看技术。另一方面,平板基础上的数字化、网络化进一步增强,在产品的多种技术平台要考虑融合,无论是3C还是4C融合,这是一个必然。本土品牌要持续发展,一个是技术上需要持续地保持同步甚至更为领先;另一个是期待整体消费环境认同和城市消费意识的提高。

  消除浮躁,加强沟通,尊重对手,真正在竞合上下功夫,中国彩电企业才能赢得未来。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