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5年中国市长论坛 > 正文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市长论坛上演讲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 10:39 新浪财经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市长论坛上演讲实录

    由中国市长协会和义乌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05中国市长论坛”于8月28日至29日在义乌市召开,上图为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中国市长论坛上演讲。(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市长协会和义乌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05中国市长论坛”于8月28日至29日在义乌市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发展·节约·效益”,议题是当前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宏观思考与建设实践,调整城乡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验,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综合效益,区域资源节约、产业群建设与中国城镇化道路。新浪财经作为独家网络支持媒体对此次论坛进行了图文直播,以下为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中国市长论坛上演讲实录。

  吴蔚荣:陶斯亮秘书长带读了汪光焘部长的演讲稿。汪部长对城市化的问题有着深入的战略性思想,可谓是站的高看的远,他的报告对进一步推进城市化,建设节约型的城镇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不仅值得听,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上午还有三位专家发言,每位专家发言时间30分钟,提问10分钟。下面首先请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同志演讲。

  他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国民经济运行分析,通过主要指标数据分析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

  姚景源:我是根据陶大姐的指示,把今年以来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给大家做一下介绍。了解和分析今年以来的国民经济运行要从去年开始。大家都知道去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经济运行当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实施了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经过去年一年的宏观调控,可以说去年中国党中央、国务院的宏观调控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三个避免、两个保持”。所谓“三个避免”,第一避免了

中国经济运行当中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在去年中国经济运行当中的局部问题也就是说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主要的根源在哪里呢?主要的问题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过快或者说过热。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比较长时间是依赖投资型拉动经济,前年投资增长率就出现了较大增幅,去年1、2月份整个投资增长率超过50%,纵比仅仅低于大跃进时期和92、93年的过热时期。本来增加投资从而增加固定资产是拉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在全世界都在恐于投资不足。2月份的时候我到了澳洲和新西兰,我们代表团说看看这两个国家有多少起重机,可是现在中国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是起重机,所以中国的增幅确实很快。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什么是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呢?当它的增幅超过了资源、环境和客观经济要素对它的支持的时候就会出现三大问题。

  具体来说第一我们国家内会对货币的投放和信贷提出过大需求,从而出现或者潜在金融危险。第二是导致我们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现在中国煤电油运紧张的状况很重要的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第三是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所以要把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压下来。让固定资产投资速度不超越现有的经济运行当中诸多要素对它的支持程度,这一点很重要。经过去年的一年宏观调控,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平稳增长的状态,没有由局部过热演变为全局问题。

  当然对投资来说也有两方面,一方面防止投资增长过热,另一方面要看到中国现阶段投资必然会保持一定的增长程度。前天我在21世纪经济报道写了一个东西,我说不要责怪地方政府的官员,在投资问题上。大家都知道投资、消费、出口是三架马车拉经济,让地方抓什么,出口在国外我们说不算,抓消费,钱在老百姓腰包里,难度也很大,所以只有抓投资。但是目前要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避免盲目的经济建设。由于宏观调控使投资过热没有影响到全局。

  第二中国的宏观调控避免了通货膨胀的发生。中国的物价从97年以来处在一种低迷状态,2002年还是负数,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世界都把它转换成通货膨胀率。我们的问题是2003年第四季度,2003年10月份物价指数一下到3.8,11月份是3.0,12月份是3.2,去年全年是3.9,这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可以说大家对物价都产生了担忧,为什么从前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的物价迅速上扬,去年的物价上涨率又达到了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呢?关键在粮食问题。因为我们现在粮食和以粮食为主的食品,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30%,粮食价格的变动对居民物价指数的变动影响相当之大。中国的粮食问题是这样的,1998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2000亿斤,在这个层面从宏观角度看,我们的粮食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大家知道在粮食这种农产品受自然条件约束的农产品,它的生产和价格有一个规律,西方经济学叫“周往理论”,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本期产量决定下期价格,所以当时粮食价格下降,农民就不愿意种粮,所以从98年以来我们的粮食总量和价格是持续下降,一直持续到2003年。2003年我们的粮食总量由1998年的12000亿斤降到8614亿斤,这个时候宏观格局发生变化了,粮食由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变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由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所以粮食价格从2000年四季度迅速上扬。

  如果我们仔细的分析去年的宏观调控,在宏观调控当中最可圈可点就是去年对粮食问题的调控措施。大家看,党中央一方面把粮食价格交给市场,让市场决定价格,没有人为的打压价格,因为农民增收主要还是靠粮食。我们搞了研究和分析,就是中国粮食总量增长100亿斤,我们中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2分钱,但是如果粮食价格上涨1分钱,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0块钱,当然这10块钱不能够完全到农民的口袋里,中间还有一些环节。就是说农民增收问题上,粮食价格变动因素大于总量变动因素。所以我们讲“三农”问题,农民增收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党中央、国务院把它交给市场,没有人为打压这个价格,去年一年农民从价格上涨当中就增收了600亿。

  粮食问题在宏观调控角度看,价格上涨农民受益,谁遭受损失呢?就是我们这些人,我们城里人。我们也搞了一个分析,我们中国城镇以上的人口,人均每月消费粮食现在是6公斤,我们在座的还消费不了,按照粮价上涨的幅度来计算,一个三口之家去年一个月因为粮食价格上涨,再加上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导致的肉禽蛋价格的上涨,每月多支出33元。城镇以上居民家庭,去年每人平均每月增收超过50元,所以应当说城市里面绝大多数对粮食价格的上涨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当然有承受能力弱的就是城市的下岗和低保失业人员,对这些人是采取补贴的方式,可以说去年正是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在粮食问题上采取了正确的宏观调控政策,同时加上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对农民种粮由间接补贴到直接补贴等等一系列措施,去年粮食取得了空前成果,这也避免了物价进一步恶化的重要措施。这就是第二个避免,避免了通货膨胀的发生。

  第三是避免了国民经济的大起大落,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当中均衡是非常重要的。去年整个国民经济的表现是平稳均衡的状态。

  除了“三个避免”还做到了“两个保持”,一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势头,二是使文化事业保持健康发展了。这是从宏观调控角度看去年大体情况是这样。

  去年年底大家预测2005年国民经济的时候,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我们的经济学家们,大家普遍担忧的是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粮食和农民增收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反弹问题,第三个问题是通货膨胀问题。我们总结去年粮食的丰收有四大因素:第一是政策好,第二是天帮忙,第三是人努力,第四是价格高。我们分析去年的四个因素政策好没有问题,今年的1号文件依然是农民问题,主要是气侯因素不归我们领导,能不能像去年一样,去年粮食亩产达到308公斤,去年主要靠单产增收,在没有大的科技变化情况下主要是气侯条件,所以我们担心气侯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是价格高,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可以预测到2005年中国粮食价格不会继续走高。现在半年过去了,粮食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从夏粮角度,全国夏粮产量是2215亿斤,增产率达到5.1%,夏粮情况很好,现在主要看秋粮,当然我们也遇到一些灾害,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今年的总量超过去年没有问题。现在有两个问题要高度重视,一个是粮价回落的问题,所以要采取措施稳住粮价,使粮价平稳这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还要解决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带来对农民的冲减问题,这是我们下半年的重要工作,从而使农业和粮食问题有更好的成就。

  第二个担忧的问题是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反弹。现在看上半年的投资增长率是25.4%,比去年同时期回落了3.2%,也就是说没有出现原来担心的增幅迅速上扬的状况,而是回落了。同时投资的结构也有优化,比如说影响经济增长瓶颈的行业和部门,他们的增长幅度都很高,比如铁路增长48%。投资的状况的增幅同比回落,结构优化也体现在我们煤电状况有所缓和。现在主要电厂、钢厂、港口存煤同比增长50%以上,大家都知道拉闸限电也是这样,1、2月份时候26个省市拉闸限电,3月份降到21个省,5月份降到11个省,6、7月份上扬,主要是气侯问题,今年国家电网拉闸限电次数同比减少30%,这也是由于近两年来我们加大了对煤电油运的投资,当然在投资问题上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但是另一个方面来说,我要讲的就是长时间的国民经济增长依赖投资确实会产生很多问题。

  第三关于今年能不能发生通货膨胀的问题,去年年底的时候大家有担忧。今年1月份物价通货膨胀率是1.9,2月份是3.9,当时有一些媒体非常担忧,当时我跟媒体讲不要炒作通货膨胀。2月份的3.9是有它的特殊性,我们要往下分析,我们现在的指数是同比,今年2月和去年2月有什么不同呢?今年2月是春节,去年的春节是1月,大家都知道春节期间中国人很重要的习惯是购买,所以春节期间价格上涨是必然的,是正常的,这是第一。第二是气侯因素,多年来的冬季是暖冬,今天的2月出奇的冷,气侯的变化导致蔬菜的价格变动。3月1.7、4月1.8、5月1.6所以整个物价是平稳回落的过程。所以不要炒作通货膨胀。我在中国经济时报上写了一篇保障,我说通胀恐慌心理比通胀本身更可怕,要给大家一个正确的科学预期,这样才能够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西方经济学把通货膨胀即将到来的时候说有两个前提或者成本,其中一个是皮鞋成本,就是当通货膨胀来临的时候,人们为了避免通货膨胀的损失,人们就要跑来跑去,比如说把存款变成保值或者买东西货比几家,从而加剧鞋底的磨损,所以很幽默的比喻成皮鞋成本。我说在中国无论是去年或者今年上半年没有哪一位因为担忧通货膨胀把加剧了鞋底的磨损。从目前价格的状况走势看,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都是在回落,我刚才说了整个物价指数是在1.8、1.8、1.6的消费,生产资料也是这样,今年3月份钢材最高价格,现在螺纹钢、冷轧板都比3月份价格下降了1000元人民币左右,所以生产资料的价格也在回落,这是第二个问题,我们去年年底担忧今年会出现通货膨胀是一个什么状况。

  第三,我们担忧粮食问题,担心投资反弹问题,担心通货膨胀问题。现在半年过去了不能从根本上解除这些担忧,但是确确实实这些问题都没有向恶化发展,而且他们的发展都是按照我们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在走。这是一个基本态势,如果说给上半年的国民经济运行一个简要的一句话的概括,就是说今年上半年的国民经济运行还是保持了较快、平稳增长的态势。这是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量。

  问题我这里想说两条,第一个问题是企业利润增幅回落。今年上半年的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是19.1%,就绝对值来讲是非常好的增长数据,而且也是过去高基数基础上增长,问题是回落了22%,回落幅度大于增长幅度,就是回落幅度太大。第二,如果我们把19.1%再深入分析就会有更多问题,首先在今年新增利润当中石油一家占了56%,如果再把煤炭这样高利润的行业也放进去,扣除石油、煤炭之后我们的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就是7.4%,在新增利润当中石油、煤炭、钢铁、有色、化工这五大行业占新增利润的99.1%,这样分析我们就说相当数量的行业处在赢利和亏损的边缘。企业增幅回落这件事儿是大事,这样的现象会影响企业投资,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甚至影响就业,所以这件事情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为什么企业增幅回落呢?从2002年开始企业利润始终保持30%-40%的增长,为什么今年上半年回落幅度这么大呢?

  主要是三大原因,第一我们国家上下游产业市场格局不一样,在上游产业比如石油、煤炭、电力、钢铁、有色,他们的市场格局是需求旺盛,所以价格持续上涨,但是下游产业的市场格局就是供给大于需求,所以价格不但涨不上来还得降。这样相当数量的下游企业面对着上游能源动力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市场环境的制约使他们降价,势必导致利润增幅回落。第二我们长时间来的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的后果开始显现,生产过剩,比如水泥,去年一季度全国水泥行业赢利17亿,今年一季度全行业亏损4.2亿。第三是市场变化的因素。在分析企业利润的时候还有一条很重要,我前一段时间很难理解,作为企业利润的下降,企业首先面对上游原材料、能力能源价格上涨企业应该通过管理消化价格上涨这部分,但是我们现在看不到全国大面积的企业管理的热潮。还有一点企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看不到这些。所以担心另一种东西,是不是我们的企业还在等待宏观调控过去之后继续走粗放经营的路子,如果这样的话,对于我们整个经济是比较危险的。

  现在我们经济增长当中一个问题是国际收支不平衡,贸易顺差迅速增加,现在的进出口是高出低进,出口增长率在30%,进口是在14%的状况。由于高出低进,导致我们的贸易顺差迅速增加,去年我们贸易逆差68亿,今年贸易顺差396.6亿美金,7月份我们一个月增加了104亿美金的顺差,顺差说明我们的对外贸易力量强大了,说明我们的发展,但是发展当中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大家都感觉到和看到了贸易摩擦在加剧。当然在贸易摩擦问题上,大家都知道发达国家主张贸易自由,我们是加入世贸组织,我们既承担责任同时也有权利运用贸易自由。但是发达国家做梦也没有想到中国进入到世贸组织以后会有如此的生产和供给能力,我们一年出口服装就170亿件,出口鞋一年50、60亿双,所以他们手足无措。商务部在谈判当中做了很大贡献,我们还在谈判。我想从我们的角度要反思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在出口当中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还不是技术创新,我们还是依赖三低,低劳工成本、低环保成本、低土地成本,依靠低成本导致低价格打国际市场,我们服装平均30块钱人民币一件,一双鞋子平均20块钱人民币,这种三低是没有可持续性,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世贸的原则,另一方面就出口来讲也要研究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粗放经营的基本状况。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吴蔚荣: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到底如何,姚景源用了大量数据做了阐述很有说服力。在座各位有什么疑问请抓住机遇向姚景源提出。

  记者提问:刚才你报告中讲到我国以前长时间是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去年我们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包括土地和信贷都有比较严格的政策。目前看起来经济比较平稳的增长,在未来某一年或者某几年会不会出现经济的衰退期或者疲软期呢?

  姚景源:依靠投资拉动经济本身没问。经济增长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一家重要马车。前年到韩国去,韩国国家统计局局长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博士,他说韩国是1962年才赶上朝鲜的,当时人均GDP是83美金,到了1977年就达到了1000美金,1995年达到10000美金。他说韩国经济增长大家总结是三到主导,第一是政府主导,第二出口主导,第三是外资主导。这三大主导是朴正希总统提出来的,他说但是人们忘记了三大主导带来的三大问题,政府主导必然带来市场机制发育受到约束,而且还会有官商勾结、腐败等等问题。出口主导会带来内需不足。外资主导会带来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所以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一来韩国到了崩溃的边缘,当时只有20亿美金的外汇储备。

  大家总结一个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还是以内需为基础,拉动经济的基础要建立在内需上,内需主要是投资和消费。所以98年以来每年投1500亿的长期建设国债,想通过内需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所以投资拉动应当说是对中国贡献很大。高速公路90年代是0,现在我们是世界第二位,我们一系列的基础设施都是近几年来的投资形成的。但是长时间投资也会造成问题,长时间投资会挤压消费,所以我们国家的投资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0%,为什么现在我们国家消费出现一些问题,这和投资率过高有关系。投资有一个特点,当投入的时候是产生需求,创造繁荣,一旦瓦解的时候要形成供给,所以长时间依赖投资拉动,最终形成生产过剩恐怕是很难避免。那时候物价不是通货膨胀的问题也是通货紧缩的问题。

  现在也有一种理论过山车理论,说中国经济已经走到顶点,将逐步回落,我不赞成这个观点,我认为投资增幅还会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出口尽管受挫,遇到种种障碍,但是我们也是充满旺盛的活力和生机。所以我觉得中国经济下半年会回落,但是会保持一个平稳,我认为全面保持9%是没有问题。不要简单的说中国经济是不是从现在开始或者明年开始就进入衰退期。我觉得现在开始到2020年我们实现全面小康过程中,按照现在的目标,去年以前国民经济增长率年均是9.4%,现在站在2020年的远景目标来看我们只要保持7.2%就可以了,所以我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

  提问:我觉得中国宏观调控是对的,但是宏观调控是不是会阻碍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

  姚景源:我到山东的时候他们就跟我讲,说宏观调控和“韩簿衢”一样,他是一个军阀,遇到什么都说压下去砍了再说,现在的宏观调控总是说先停了再说。我到江苏拟建项目没有地、在建项目没有钱。我说党中央宏观调控的基本思想和一些下面的操作层面问题要区分开,温总理再三我们的宏观调控是有保有压是点刹车,是统筹兼顾,适度微调,但是实施过程当中确实出现了一刀切的情况。对于宏观调控还是要更多的实施经济手段,尽量少用或者不用行政手段,行政手段优点是来的快,问题是一刀切。今年人代会在讲宏观调控的时候和去年有几点区别,从积极的财政政策过渡到中性的财政政策或者稳健的财政政策,就是从财政政策上减少扩张的状况。总理也明确讲宏观调控要更多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所以现在一些调控措施经济手段越来越少,

房地产上解决房贷问题,贷款利率问题。你说的问题确实有,问题主要出在行政手段上,行政手段容易产生一刀切,我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一刀切的问题太多了。

  提问:你刚才提到我们这几年粮食持续下滑的重要原因是98年粮食的高产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近两年农民工大量进城,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比较严重,也已经导致农村部分田地荒芜的现象。你认为这是不是近年来粮食减产的另一方面重要原因,如果是的话,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在国民经济运行当中的利弊关系。

  姚景源:粮食总量的下降根本原因还是价格问题。价格过低的话,粮食总量会下降,农民利益会受到损失。农民工进城是一个进步,城市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城镇应该敞开胸怀欢迎农民工进城。从社会学角度看意义更大,当然由于农村的一些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了农村给通过的生产经营确实带来了问题。我有一种观点,我说其实中国农民总体数是在下降,因为表面算帐的话,现在实施九年义务制教育,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农民的主体都是念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但是九年义务教育是农民拿的钱,现在都给沿海包括

义乌培养了物美价廉的劳动力,所以说我是坚决反对农村的义务教育让农民拿钱,谁提倡谁立法的应当谁拿钱。

  当然也可以从国家发达地区获得的收入转移到这个上面。但是绝不能因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走了以后,回头遏制农民工进城,农民工进城肯定是一种进步,我们要研究怎么控制粮食价格,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粮食价格问题。

  吴蔚荣:谢谢姚景源精彩的演讲和答疑。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