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5年中国市长论坛 > 正文
 

中国建设部部长汪光焘给市长论坛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 10:34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市长协会和义乌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05中国市长论坛”于8月28日至29日在义乌市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发展·节约·效益”,议题是当前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宏观思考与建设实践,调整城乡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验,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综合效益,区域资源节约、产业群建设与中国城镇化道路。新浪财经作为独家网络支持媒体对此次论坛进行了图文直播,以下为中国市长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陶斯亮在论坛上宣读建设部部长、中国市长协会执行会长汪光焘给市长论坛报告。

  吴蔚荣: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中国市长论坛昨天已经进行了一天,昨天各位领导和各位市长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发展·节约·效益”的问题。可谓是异彩纷呈,高潮叠起。今天上午先请中国市长协会副会长简秘书长陶斯亮同志宣读汪光焘同志的报告,汪光焘同志因为执行中央的任务,参加西藏建区40周年庆祝活动。然后是三位专家的精彩报告。最后是请首信信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信祥同志发言。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中国市长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陶斯亮宣读汪光焘同志的报告。

  陶斯亮:大家上午好!汪部长是一心一意想来参加这个会的,会议时间都是他定的。最后还是中央请不下假来所以就去西藏了,他写一篇稿子让我在会上代读,汪部长对这个稿子倾注了很多心血,很多地方都是他自己写的,而且这个讲话稿的主题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最后选了这样一个主题:城镇化进程当中应当努力建设节约型的城镇。

  同志们从人类已经走过的历程看,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是加快积累社会财富,迅速提高生活水平的过程。也是人类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过程。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城镇居民消费升级,未来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将进一步增加。解决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各级政府和城市市长的共同责任。

  2005中国市长论坛以“发展·节约·效益”为主题,探讨建设节约型城镇的途径和方式。对于建设

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代表建设部对2005中国市长论坛表示热烈祝贺,城市是中国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国有设市城市达到661个,在日本召开的中日城市问题会议上也是这个数字。建治镇近两万个,城镇人口达到5.43亿,城镇化水平达到41.8%,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和发展。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因地制宜促进各类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竞争已经更多的表现为城市和城市区域之间的竞争。我们要着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和都市连绵区,不断提升直接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能力。土地、水、能源、环境是城镇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有些城市不顾土地、能源、水能资源条件一味强调发展,造成能源、资源利用方式仍很粗放,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城市规划建设当中存在这一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调整城镇发展思路,促进城市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城镇发展中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从片面追求数量扩张,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提高,逐步提升城镇化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从单纯考虑人的物质需求,转向逐步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坚持全面发展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向更好的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坚持协调发展,从就城市论城市转向统筹城市和区域发展,促进城乡互动、区域互动,实现共同进步。坚持可持续发展,从大量消耗资源、排放污染,转向大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开放改革,从传统的规划管理体制转向适应社会主义经济要求的规划管理体制。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目前我国现有的建筑总面积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建筑需用大量土地,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使用材料的生产能耗占16.7%,用水占城市用水的47%,使用钢材占全国用钢量的30%、水泥占25%。在城镇化过程中,切实做好城乡统筹,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切实做到节约使用土地、能源、水和材料。建设节约型社会意义和影响十分重大。我们要立足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城镇发展质量和效益、现状,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标准,制定具体的目标和具体措施来大力推进。

  发展节能型的住宅和公共建筑,促进城镇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根本性的提高。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我们要用城乡统筹,循环经济的理念,综合研究建设节约型城镇,节地潜力关键在于城乡空间的统筹,我们将重点研究城市发展新增建设用地从农村建设用地节约中解决。在中心城市周围发展小城镇,中小城市结合周边村庄调整居民点的布局,促进城镇发展用地的合理布局,挖掘城市节地潜力,适当提高工业建筑的容积率。综合考虑节能和节地,适当提高公共建筑的建筑密度。立足于宜居环境,合理确定建筑住宅的密度和容积率,大力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加强城镇建设管理,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房来节约用地。将农村已占有的非农建设用地节约出的土地置换用于城镇发展。节能重点是降低长期使用的总能耗,我们将逐步研究调整建设使用过程中的能源结构和供应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特别是开发利用新型和可再生的能源。

  改革供热体制与供热方式,合理城市布局。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降低因交通负荷引起的能源消耗,进一步研究解决好建筑单位的墙体和门框等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问题,节水是重点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我们将通过节水器具的推广应用减少用水量,减少供水和排水管网漏损失的现节水,着重研究污水再生利用问题,从注重城镇污水总体回用的角度研究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为尽可能利用中水创造条件,提高利用受益面,更大限度的减少排放,减少污染,节约水资源。

  节材是重点研究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道路,形成新型的建筑体系,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循环再生利用的材料,搞好高层建筑的建材与布品的利用与回收研究。我们要研究制定经济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区域统筹,分类指导、推进节能省地型的住宅和公共建筑建设。从城乡规划做起,在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不同层次的规划中,充分研究论证能源、资源对城镇布局功能分区,基础设施配置及交通组织等方面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城镇规模、运行模式,加强城镇土地能源、水资源等利用方面的引导与调控。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节约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组织科技攻关,重大的技术装备及产业化,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推广应用。引进吸收消化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适合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技术,加大标准规范的编制力度,形成比较完善的建筑四节标准规范体系。加强标准的实施和监督,研究和制定,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技术经济政策。将住宅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紧密结合起来,由骨干企业带动建立现代化的住宅建造生产体系。充分重视节能住宅的建设,加快既有的有建筑改造推进供水供热污水处理的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不断探索创新新体制及机制。

  我们要研究和推广获得绿色建筑创新奖的项目技术和经验,研究政府引导和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推进方式。将建筑四节技术进行集成组合,取得实际使用效果。然后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技术。我们要以绿色建筑创新奖为切入点,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不断的总结推广其经验,进而提出真正体现节能省地型内涵的评价和鼓励办法。有效的推动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建设节约型的城镇。

  消费方式的不同会形成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的消费差别,与城镇居民居住出行相关的建筑交通方面的能源资源消耗将会使我国未来能源资源消费增长最快的两个领域。我们要正确引导城镇居民住房、交通等方面的消费,要大力增加中小

户型普通商品房的供给,限制大户型商品房开发,严格控制
别墅
建设,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利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的比例,合理引导小汽车的购买和使用,采用价格杠杆推广节水器械进行污水再生利用,增强居民节约意识,减少建设和消费领域的损失和浪费。

  同志们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环境容量有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我国正处于城镇快速发展时机,统筹好城乡空间布局,转变城镇发展模式,合理引导城镇居民的消费,大力的推进节地、节能、节水、节材,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的、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代念完毕。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