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空调业亟需思考战略定位(专家论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 08:19 人民网-市场报

  又是一年盘点时,今年国内空调行业是几家欢喜多家愁。总的来看,市场集中度再上新台阶,大规模扩张下的企业竞争力增强,价格战淡出主角位置、服务营销走向前台。

  就在一些企业为大规模扩张、发展势头迅猛、海内外销售全线飘红等业绩而感到欣喜之际,存在于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层次上的问题开始凸显,如果解决不好将会影响到我国空调行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空调企业起步晚、底子薄,因此在发展之初就充分借助国内市场上劳动力成本低、土地便宜、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制造业,鼓励企业做大上量。因此,在短短20年时间内我国空调行业迅速崛起,并成功定位于全球家电业制造中心的战略位置。这得益于规模化扩张。但从去年开始,国内几大空调企业再度启动新一轮的规模化扩张策略,由原来的数百万台产能迅速向千万台产能突围,短期内造成了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竞争陷入无序中。

  在规模化的背后,我们还应当看到对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资金运作、市场消化能力等一系列综合能力的考验。一旦规模化没有巨大的市场消费能力支撑,那么规模就会对企业造成巨额成本的负担与压力。

  现阶段我国空调企业很难在技术、营销、产业链等环节上获取领先优势,如此一来,规模化策略迅速成为企业的救命稻草。而眼前对于一些企业而言,动辄上千万台的产能扩张缺乏科学的预测和市场消费能力配套,带有盲目情结,注定了规模化在成为企业战略突围的捷径同时,也将企业的发展陷入两难境地。

  国内企业借用已经形成的规模化优势,迅速地将其转化为价格优势,从而带动了我国空调行业的海外扩张之路。这其中,价格成为国内企业参与海外市场争夺的最大资本。但不断出现的

反倾销事件,正在反逼中国空调企业进行战略转型或者竞争升级,否则面对今后参与海外市场竞争,随时随地都可能面临着反倾销的危机。而多年来我国空调企业单一价格策略的操作方式,正是造成这种出口困局的最大诱因。

  同时,我国空调企业长期以来在海外扩张中所沿用的OEM操作模式也面临着战略升级后的挑战。短期来看,OEM的操作模式为解决我国空调业的剩余产能,还带动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增长,在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大背景下,通过OEM的方式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相应的也带来了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缺失,特别是在自有品牌的缺位下今后可持续发展空间丧失。在面临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为别人做衣裳注定无法获取更多的空间和动力。

  可以窥见,短期内我国空调企业发展的重点并不是规模化扩张、抢占海外市场,而应当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企业的战略定位、社会分工,增强内功,把握好国内市场,再寻找更高更远的海外突围。

  《市场报》 (2005年08月29日 第八版)

  作者:沈闻涧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