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麦伯良 世界集装箱业的“大哥大”(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 13:39 人民网-市场报
麦伯良 世界集装箱业的“大哥大”(图)
  编者按:深圳经济特区今天迎来了她的25岁生日。25年间深圳进行了伟大的探索,收获了巨大的成功。成功的背后也记录了深圳建设者们尤其是企业家们的智慧与汗水。本报长期关注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8月24日,本报第2—4版又全方位报道了深圳特区创立25年的辉煌成就。今日本版特别编辑了一组文章,旨在从另一个方面解读深圳经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独具创造精神的企业家,深圳才愈发显得青春与活力。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的那一年,国际集装箱业最发达国家之一的丹麦,与我国在蛇口设立了一家合资厂,由丹
麦人管理。1986年,由于市场不景气和管理不善,公司陷入濒临倒闭的困境,企业转为中方管理。10年以后,蛇口的这家企业成了世界造箱大王,产销量连续6年列世界第一。这就是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世界集装箱业的“大哥大”。

  一个有任何机会都会往上“拱”的人

  麦伯良,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1982年初,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深圳蛇口中集公司工作,担任技术员、工程师;1986年,任中集生产技术经理;1987年,任中集副总经理;1991年,任中集总裁至今。美国《财富》杂志根据企业的营业额、净收入和市值评选出了中国最大100家上市公司,中集集团列第25位。

  麦伯良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任何机会都会往上“拱”的人。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团)初创于1980年1月,最初由香港招商局和丹麦宝隆洋行合资组建,是中国最早的集装箱专业生产厂和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1993年改组为公众股份公司,199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集团致力于为现代化交通运输提供装备和服务,主要经营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机场设备制造和销售服务。

  2002年,中集集团净资产超过28亿元,销售额90亿元,净利润4.65亿元,在国内和海外拥有3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超过17000人。

  目前中集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集装箱制造集团,自1996年以来,中集集团的集装箱产销量连续6年一直保持世界第一。

  6月初的一天,在蛇口码头对面中集集团研发中心8楼一间宽敞的办公室里,透过明净的大玻璃墙,面向蔚蓝色的大海,我们开始了对麦伯良总裁的采访。

  临时来帮忙的大学生

  记者:你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当时你是服从分配到中集的?

  麦伯良:我是1982年2月到这个公司的。当时,我在蛇口工业区劳动服务公司待分配。中集要报价,要搞技术说明书、图纸,没有人,就叫我来帮忙。帮了一个星期,中集第一任总经理是丹麦人,叫莫斯卡,他问我能不能留这儿?我说,留就留吧。可能他们看我干活还行吧。莫斯卡现在新加坡。我做集装箱的第一个老师是英国人雷诺。当时,中集的总经理和生产技术部经理都是外国人,雷诺是生产技术部经理。

  假如让我重新选择

  记者:你对刚参加工作又渴望成功的白领有哪些忠告?

  麦伯良:我觉得有两条。第一条:执着。第二条:脚踏实地。我觉得,人这一辈子做成一件事已经了不得了。很多人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那肯定不会成功。

  记者:有很多东西不是自己选的,就像你到中集,也不是自己选的。

  麦伯良:我还是自己选的。请你留下来,但自己有“留”和“不留”两种选择,我只是选择留下来罢了。有些东西,你可能不喜欢,但还是要执着,要经得起困难和挫折。

  记者:如果您没做这行,你会做什么?

  麦伯良:人生重来一次,我想,我还是这个选择。(笑)

  记者:中集现在是世界集装箱行业中绝对的“大哥大”。世界上运行的集装箱每10个就有两个是中集制造的。你是什么时候确立中集做世界级企业的目标?

  麦伯良:1985年是中集最艰难的时候,要破产,我留下来了,而且是主导中集历史性转折的人员之一。

  我当中集副总经理是26岁,做总经理时是32岁。2000年,我提出世界级企业的目标。这是因为我在工作中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而且在不断寻找新的目标和定位。有些人也许一辈子也做不了行业的第一,我比较幸运,从1991年做总经理开始,花了5年时间做到了世界第一。现在,我必须寻找新的目标,为自己,也为中集。

  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记者:中集现在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

  麦伯良:在集装箱行业,我不把他们看成对手。我们的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我们自己。我们定下“世界级企业”的目标,世界上的好企业都是我们的标杆。这不是一个梦想,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我有信心,我的时间表是15年。

  记者: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麦伯良:我们的标准是:在全球市场中,成为能按照客户需求提供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交通运输装备和相关服务的供应商。所谓现代化交通运输装备的世界级企业,就是能够参与世界标准的制定,参与行业门槛的设置,一举一动备受全球行业的关注。

  记者:中集现在的市场份额是多少?

  麦伯良:去年是全球集装箱市场的46%,今年肯定要提高。因为我们是全球集装箱制造业唯一能提供所有品种、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是中国惟一一家代表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委员会制定标准的企业。中集的实践向世界证明,中国的产品能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中国制造”一定能让人认同和尊敬。

  记者:说到挑战世界级企业的目标,我觉得,你很平和。你的底气何来?

  麦伯良:我做的是集装箱,因为我很了解。我看懂了集装箱,就有把握了。实力不够,就慢慢来嘛,从小做大。

  要提高就找强手竞争

  记者:打开国际市场你记忆最深的事是什么?

  麦伯良:是日本本土市场!进军日本本土市场,用日本标准做产品一直是我想干的事。日本市场的产品比普通产品小一半,做到了,利润比普通产品要高,但很少有人能做到。我们不信做不了,找强手竞争是提高中集的最好办法。

  进军日本,4年内我失败了3次。日本人跟我说话还客气一点,因为我在世界集装箱行业说话是够分量的。但是人家就是不接受产品,而且全部退回来。在第四次时,我对日本人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说,我言而有信,重承诺。我没有退路了,我孤注一掷。我让生产产品的工厂总经理到日本去看。他回来后,跟我说:如果地上有个洞,我肯定钻进去。

  我激发了他的斗志,我们成功了!现在在日本人提到中集,都是满口称赞。我是有一个机会都会往上“拱”的人,死了拉倒。

  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企业

  记者:你在企业如何行使总裁的职权的?

  麦伯良:我命苦!我要做很多具体的事情。有人批评我,说我管了太多具体事情。特别在执行层面,管得比较多。我现在给自己定下一条:新的事情一定要我自己来做。因为我能承担失败的后果,我有承担失败的心理准备。

  我真的希望中集是一个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企业。20年的风风雨雨,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变革年代成长起来的中集很幸运。我认为,中集现在处在高速成长期。

  记者:企业做大了,危机在哪里?

  麦伯良:前天,我还在讲,中集还要不断注入激情。人要有激情,才能创造点事情。企业的成败,核心还在于激情。我在中集提出“国强民富、共同发展”这个理念。现在中央提出“全面小康”,我理解就是要让人过好日子。在这个理念之下,我鼓励员工通过勤奋努力,把中集的事业做好,他们也会在经济上、地位上、福利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我认为,君子爱财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取之无道,否则走偏了就害人害己。在中集,工作关系非常简单,这派那派的,在中集看不到。另外,就是业绩导向,创造业绩后一定让参与者去分享。

  记者:中集员工跳槽的多吗?

  麦伯良:中高级一般没有跳槽的,我们这个团队非常团结。这里的员工把上班当作乐趣。一个十八岁的工人凭他们的勤奋,在我们这里干三年,回家可以办成三件大事:娶个媳妇,盖间房子,开个小店。中国员工,可爱就可爱在这里,他们希望有活干。

  前天,我们一个新厂开工,那些即将赴任的干部问我怎么带工人、怎么管工人?我说,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环境,要吃好住好。就这么简单。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体现关心,这是保持生产效率的基本条件。

  (摘自《深圳商报》)

  《市场报》 (2005年08月26日 第十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