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石油巨头海外探身不断 国内油价高烧仍难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 09:43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祝慧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就在中海油宣布退出竞购优尼科3周之后,中石油在8月22日下午宣布参与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通过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中油国际,中石油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收购报价为每股55美元现金,总价约为41.8亿美元,此报价比该公司上周五在纽约收市时的市值溢价21.1%。2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办公厅证实,哈萨克斯
坦石油公司董事会已接受中石油的收购报价,最终结果10月确定。

  前后间隔不到一个月,两家石油巨头先后探身海外,并都抛出了价值不菲的“绣球”。前者折戟而归,后者前途难料,这两起背景不太一样的海外收购大手笔因跟石油有关而引人遐想不断。

  巨头海外探身不断

  说到石油巨头探身海外,近期最有震撼力的莫过于中海油试图收购美国

优尼科公司的事件,尽管该事件最后以中海油的理智抽身而宣告结束,但伴随着国际油价不断高涨,人们对国内巨头探身海外也是尤其关注。

  而中石油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收购,除了是因为它如果成功将会是中国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宗海外收购案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国又多了一个稳定的石油供应渠道。

  日前,国际上对于油价趋势一路看涨,先是高盛、美林提高今、明两年油价预期,23日澳洲联邦银行商品研究部主管大卫瑟提尔预测,由于受伊朗核问题可能导致的油料减产影响,未来3个月国际油价将突破每桶75美元。

  随着国际油价的一路飙升,很多人也开始担心中国经济会因此受到影响,而中国的能源战略问题也提到空前高度。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套脱离实际的能源战略,强调通过自力更生解决能源问题,尤其石油需求。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中国长期以来在解决石油供应问题上的准备严重不足,不但没有石油战略储备,而且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获取国际石油资源的战略方针。”在ANBOUND安邦集团发给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一份由其研究总部首席分析师陈功所做的题为《全球的能源恐怖即将结束》报告上如是分析目前中国石油面临的困境。

  陈功认为,从2002年开始,世界石油市场因中国因素和印度因素陷入了一场空前的能源恐怖。中国以及印度两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扯动了世界石油需求的敏感神经,催化了世界石油交易中的投机活动,使得世界

石油价格不断上涨。而近年来,中国为了解决石油资源问题,以两大石油巨头为主力纷纷在中东、非洲、缅甸、俄罗斯,甚至美洲市场上到处出击,力图收购或控制一部分石油资产,以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所有这些收购世界石油资产的活动充分反映了中国对世界石油资源的迫切需要。

  国内油价要准备支付中国溢价

  “但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在全球为收购石油资产所愿意付出的代价是惊人的。”陈功坦言。

  一个简明的统计表明,中石油在苏丹的采油历时已近10年,截至2003年底,投入的资金已经达到了约27亿美元。而计划中的、也是备受争议的从俄罗斯到中国大庆的石油输送管线的投资规模是25亿美元,而中哈石油管道建设项目,预计最后的总造价将会达到30亿美元。

  陈功在分析这些数据之后强调,中国石油巨头大量收购境外石油资产的举动,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成本开支,而所有这些资金压力最终会反应在成品油的价格上,使得国内市场价格在国际价格趋于稳定之后继续维持上扬态势。因而,他预料:未来的国内能源价格的变化趋势将无可避免的出现一种逆过程,在原来力求与国际价格接轨联动之后不久,国内价格又会与国际价格波动出现脱钩的状况。“显然,这并非是一个消息,中国的能源消费者,必须为此做好支付国内溢价的准备。”

  “作为一个公司,它首先要对股东负责,因而即使其因为是国有企业在外界看来有一种社会责任来保证国内供应,但它会在考虑国家利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公司利益,因而在它的最后经营上究竟是会把油运回国内还是直接在国际上销售,外人不得而知。”查道炯分析。

  此外,查道炯还提到目前国内油价的定价机制,认为巨头在海外的收购并不会影响到国内油价,因为目前油价是与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市场价格挂钩的,所以国内供应的增加也不会表现到价格上。

  “我们的油价完全是和国际接轨的,价格肯定是随着国际原油来。所以国内油价最终还是取决于国内的定价机制”社科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丹这样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她认为,尽管现在的定价机制完全与国际接轨,但是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因而造成国内调价与国际油价走势可能并不一致。

  “高烧”妙药在炼化能力的提高

  “国内成品油价格是导致消费和生产层面影响的主导价格,由于对昂贵石油资产的收购,预计这个价格将还会继续上涨,而最终社会、经济的承受极限在那里,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般的估计是以93号汽油的价格作为参照,当其售价超过每升5元的价位时,会对中国经济造成明显的影响和冲击。”陈功这样分析国内油价的状况。因而,他认为,鉴于这种情况,如果国内价格突破这个极限后,政策干预、财政补贴以及优惠金融资本必然会适时介入,这些因素可能阻止油品价格的进一步非理性上涨。

  对于国内油价的“高烧”问题,史丹觉得还是应该对定价机制进行改革,而进行改革的重点就在成品油,在成品油价格的制定上要考虑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的匹配问题。

  “我们石油企业的致命伤在炼油能力,因而,炼油企业应该提高炼化能力。石油产业链分为生产和炼化,根据发改委之前公布的数据,石油企业亏损主要是在炼化环节,如果炼化能力上来了,即使

原油价格上浮,也可以自身消化。”查道炯分析。

  他认为鼓励提高重质油的炼化能力非常重要。在这点上,查道炯还提出了一个比较新颖的观点:国家在宏观上将国内油价提高的那部分作为提高炼化能力的专用资金,这样对整个的发展非常有效。

  “我们不能只是在讨论高油价,而不去想解决办法,提高炼化能力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查道炯强调。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