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中美经贸关系 结构互补依存度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 08:58 中国经济时报 | |||||||||
——访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研究员 本报记者 徐伟 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中国和美国各自的经济均保持了继续增长的势头,据美方统计,1—3月,中美双边贸易额为600.2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90.0亿美元从中国
李雨时: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在1980年代,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双边经贸关系的基础——最惠国待遇,几乎没有障碍顺利通过。1989年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双边经贸关系陷入低谷。1990年代初,克林顿政府将最惠国待遇与人权挂钩,中美经贸关系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纺织品非法转口、劳改产品等一系列问题上发生了较严重的摩擦和冲突。1997年后,在克林顿总统第二任期间,中美经贸关系逐步改善,取得稳步的和显著的发展。进入本世纪以来,特别是在2002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布什总统任内,双边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对美国出口,保持了20%—30%高增长速度,双方贸易逆差迅速扩大,据美方统计,2004年美方贸易逆差达1619.8亿美元。近年来,中美双方在知识产权、汇率、贸易逆差、纺织品、反倾销、增值电信、农产品、分销及服务业市场整体开放方面,又发生了一系列争端和矛盾。 中国经济时报:您对中美贸易关系如何评价? 李雨时: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经济关系的基础,由于中美两国经济结构的差异,双方在经济上的互补性相当强,以美国为例,其制造业不过占GDP的13%—15%,再加上交通运输等生产部门,物质生产总值不过占GDP的20%左右。这意味着要维持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必须大量进口包括日用消费品在内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而我国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正好满足了美国市场的需求,这种经济上的互补性决定了中美经贸关系的长远性和稳定性。 中美经贸关系在未来若干年间,至少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势头。随着双边贸易投资的持续增长,双方经济的相互依存性不断提高,从而在客观上保证了双方经贸关系的基础不断强化。 与此同时,双方在贸易投资方面的争端、纠纷和矛盾将不断出现,有些矛盾在某一时段有可能演变成较尖锐的冲突,但总体判断,最后的解决办法将是双方各自妥协,不会对双边整体经贸关系乃至政治关系造成实质性伤害。 中国经济时报:美国贸易中有逆差现象存在,而且中美之间也存在贸易逆差问题,你认为会对双边经贸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李雨时:从1970年代起,美国贸易开始出现逆差,且逆差额逐步增大,1990年代后增速加快,2000年美国贸易逆差以高达6518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美国贸易逆差产生及其不断扩大的趋势,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如前所述,物质生产部门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仅为20%左右,从而在经济上形成了对国际市场有形物质产品的巨大需求。特别是在1990年代,其间美国“新经济”形成和发展时期,美国将其资源(包括技术资源和物质资源)优先用于高新技术产业,而其所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是消费品)和相当部分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依靠进口,从而形成了美国通过对外贸易实现的国内资源转移,成功地完成了美国经济向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形态的转型。 再则,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市场当地生产—销售的产品,每年的产销额高达2.2万亿美元左右,相当于美国一年的对外贸易总额。在这些海外销售额中究竟有多少美元作为利润回流美国的数据难以找寻,但可以肯定推断为数相当可观。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的对外贸易实质上并不存在所谓的“逆差”问题。何况,美国的服务贸易每年均可保持800亿—1000亿美元的顺差,再加上大量的外国资金注入美国政府的债券及股市。 由经济全球化迅速推进所形成的新的国际分工格局,是由跨国公司主导的,按照价值链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和生产力的格局,而美国贸易发展状况正是这种分工格局的客观表现。 关于美对华巨额贸易逆差问题,是由两国经济结构的差异和互补性所至,在近期内及中期内是难以解决的,也反映了一个双边贸易关系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可以预计,在“十一五”期间,美对华贸易逆差仍将继续扩大。其实,在美国的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对华贸易逆差并未对美国经济、就业造成损害,进口廉价中国产品不仅惠及美国大众,而且有助于降低通胀,稳定美国经济发展环境。美国政府之所以屡屡以“逆差”问题向我发难,实际上是美国国内各利益集团相互角力的结果。因此,在这一问题上,我国可不时放宽一些美国产品的市场准入条件,多买一些美国产品即可。 中国经济时报:人民币汇率也是中美之间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应如何对待来自美国的压力? 李雨时:关于人民币汇率,美方多次发难,背景也是国内各利益集团的角力。美财长斯诺及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多次表示,不同意压迫人民币升值。关于如何确定一国汇率,是极其复杂和艰难的问题。自1970年代,由美元与黄金脱钩引发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垮台,使得货币最重要的职能——价值尺度职能大打折扣,甚至基本丧失。目前各国货币的币值,实际上是一种历史性的延伸,因此,现时各国货币汇率的制定与调整,除市场供求要素外,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各国政府的政策。 因此,我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一要坚定地保持自主性,二要谨慎对待。 中国经济时报:中美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应如何协调? 李雨时:美方多次提出知识产权问题,且态度愈益强硬,是有深刻的经济原因的。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凝结在物质产品价值量中最大的一块是人的脑力劳动,即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美国厂商获取利润的最大来源就是凝结在产品中的知识或其代表知识产权,不遵守知识产权将对美国厂商造成严重的利润损失。 实际上,美国厂商获取利润的源泉,主要来自“微笑曲线”的两个上端——技术创新和品牌营销。因此,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不可能期望美方有所松动,美方立场趋强是不可避免的。 从我国的现实状况看,搞好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有益的。然而,从我国目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法制环境看,这一问题远非近期和中期可以解决的。因此,中美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冲突和争端不会减少。 目前我国在处理知识产权问题上的一大弊端,就是政府大包大揽,把本来应该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的知识产权纠纷由政府出面解决。其结果一方面政府在许多具体案例上成了受攻击的焦点,另一方面,也影响我国推进法制建设的正面形象。 今后在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上,政府应退避三舍,让双方企业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具体的案例。这样做既避开了政府本不应负的责任,也淡化了这一问题所本不应当带有的政治色彩。 中国经济时报:今后一段时期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趋势如何? 李雨时:在今后若干年内,至少在“十一五”期间,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仍有相当大的潜力。我国政府应继续坚持积极支持和促进中美双方贸易投资发展的各项政策,应当特别指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愈益扩展的时代,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更加紧密,各方利益的交织盘根错节,爆发贸易战或中断任何一方的经济往来将造成两败俱伤的结局。这是任何一方都不会接受的,以波音飞机制造过程为例,中国负责制造飞机的舱门和尾翼,这两部分虽说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中美一旦爆发“贸易战”或其他类似的大争端,如果中方停止供应舱门和尾翼,波音飞机的整个制造流程将发生瘫痪,美方制造的高技术发动机也将成为一堆废铁。 可以说,中美双边经贸关系越发展,双方的相互依存关系就越紧密,这不仅从经济上使国家安全得到保障,而且最终从政治上也使国家的安全系数得到可靠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