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科学家挑战世界一流人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 08:26 经济参考报

  最近,上海某免疫学研究院在张江高科技园落成,院内的DNA分析器、质谱等一流科技设备虽还没开始工作,但该院负责人郭亚军教授表示,目前的安静是暂时的,年末将有100名博士研究员和200名技术员及其他人员来此工作。同时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任教的郭教授还说,这些设备比他在美国的实验室强多了。

  张江高科技园已经成为新生物科技研究的温床,许多国内和海外跨国制药公司纷纷在
此安营扎寨。例如,去年罗氏公司在附近设立了一个研发中心。中国政府用于研发的投资也在逐年上升,自1998年以来,投资已经增加了3倍,中国研究者的科学著作数量同时也已翻了一番。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弗里曼说,如果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10年之前,中国将比美国诞生更多的科学和工程学博士。

  与此同时,美国对一些领域的投资却趋于平稳,甚至有些在下降,因此一些美国专家对此非常担心,害怕美国在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可能会终结。但是他们应该看到,中国的发展并不一定意味着美国的损失。中国的研发能力增强除了能够使国人受益之外,还将扩大整个世界的知识库。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院长钱煦指出:“科学没有国界,不管中国发表什么研究成果,都可以在美国看到,我们可以互相借鉴成果以取得更大的进步。如果我们将此视为友好的竞争,人人都会从中受益。”

  专家们也日益看到中美两国研究实力联合所带来的双赢局面。这是促使罗格斯大学教授怀斯·杨(音)决定在中国建立17家临床中心并培训研究人员测试新疗法的因素之一。这些临床中心可以帮助中国在

干细胞和神经再生研究等重要领域成为世界领先国家。同时,杨先生还说,它们也为西方公司更迅速地打开中国市场提供了一条途径。

  中国政府也在努力吸引海外

留学人员归国。美国犹他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博士韩杰回国后被聘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明年,韩杰和他的团队将搬进一座配备有一流设施的新楼里。他说:“在美国,我们是为明日科技而工作。但在中国,我们是为今日科技而工作。”

  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的文章指出,毫无疑问,中国科学家将成为世界一流的人才,从而对美国同仁形成挑战。但更为重要的是,中美两国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扩展双方之间的合作。

  作者::王云

  (来源:经济参考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