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博古藏今:票证趣藏“豆腐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11:35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我国物资较为匮乏,政府发行了各种票证以控制消费,“豆腐票”便是其中之一。时至今日,过去的老票证早已结束了历史使命,成为人们关注的收藏品。而“豆腐票”因其发行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受到许多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其实,“豆腐票”是个统称,它泛指作为副食的大豆(黄豆)制品的供应券,各地的“豆腐票”名称各不相同,有“豆制品票”、“豆类品票”、“黄豆制品加工券”、“豆食
供应券”、“豆腐供应证”、“豆粮制品券”、“豆券”、“水作供应券”、“老豆腐票”、“豆干供应票”、“千张票”、“副食证豆腐票”等等,多由市、县级的商业局、粮食局或蔬菜公司发行。各地“豆腐票”可购买的豆制品数量也不尽相同,大多数“豆腐票”以“份”为单位,凭票可购买固定数量的豆制品。也有一些是注明了可购买的豆制品量,以“斤”、“两”、“块”、“片”等为单位,从中可透视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豆制品消费量。如湖南津市1985年每月的定量仅1两,而黑龙江呼玛县1983年的月定量竟达5斤,实在让人羡慕。

  与许多文革票证一样,文革时期的“豆腐票”也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语录票”更是屡见不鲜,如沈阳1969年“伍块”票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新蔡1970年“半斤”票的“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武汉1970年“壹份”票的“

为人民服务”、
襄樊
1972年“贰份”票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吴忠1973年“壹市斤”票的“必须把粮食抓紧”,临汾1976年“壹市斤”票的“农业学大寨”等等。改革开放后,各地风光名胜登上了“豆腐票”,造就了一道新的风景线。“豆腐票”的印制有繁有简,有精有粗,精制的不仅印有风光图案、防伪纹饰,用纸也很挺刮;粗糙的仅用一张薄纸印几个字,再敲上个图章即罢。作为我国一个时代的真实见证,“豆腐票”不仅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其文物价值也很高。黄桂华

  (Robby/编制)(来源:金羊网)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