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地主”变脸商业开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00:00 北京现代商报 | |||||||||||
在金融街拥有最大土地储备量的兆泰房地产,在完成以“丰汇园”等近50万平方米的住宅项目开发后,将开始转向商业地产开发。 昨天上午,在丰侨公寓的开盘仪式上,兆泰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王镜源明确表示,公司旗下近20万平方米的住宅属性地块,可能随行就市转做商业综合地开发。
现象 变更用地属性 住宅可能“变脸”商业 据王镜源介绍,今后5年中,该公司待开发的土地储备约计150万平方米,其中分布在金融街区域的占到70%。他透露,从今年开始的4到5年中,兆泰房地产甚至会考虑通过补缴土地出让金的方式,将区域内的住宅土地储备转为写字楼、酒店等商业地产开发。此前,兆泰房地产是通过丰汇园、丰融园等住宅项目的开发确立了公司在该区域内的位置。 据了解,除了正在建设当中的丰汇时代外,兆泰房地产在金融街还有数个商业地产项目在规划运作中,包括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北侧20多万平方米的写字楼,西单宏庙附近一商业综合体的改造项目等。 原因 “被市场所迫”加速 开发商忙“变现” 兆泰的“变脸”,其实是金融街商务区建设提速的一个缩影。作为该区域内另一主导型的地产商,北京金融街建设开发公司在今年也加速了金融街项目的建设。在完成金融街中心区近120万平方米的一级开发建设后,金融街建设今年突击以“金融街中心广场”为主体的商业及配套建设,包括智能化写字楼、五星级酒店以及配套的健身、娱乐设施等,而且还在区域中规划建设国际金融会议展览中心。 兆泰的公司策略转向,很大程度是“被市场所迫”。中原地产北京公司总经理李文杰介绍,金融街区域内的写字楼市场长期是供小于求。直到2004年,金融街写字楼供应新盘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而同期该区域写字楼市场的吸纳速度平均保持在20万平方米左右。今年,因为开发速度的加快,金融街区域内的写字楼市场将出现难得的小幅放量,预计全年供应量将达69.9万平方米。 对于金融街区域内地产项目供求失衡的原因,王镜源分析,“圈外的开发商在这里拿不到地,拿到地的开发商极有可能被拆迁绊住脚”。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主持过拆迁工作的他坦言:“完成拆迁,项目总的建设也就完成了70%,尤其对于这种中心城区内的项目来说。” 需求 进驻公司由500家到1200家剧增 据北京达观房地产经纪公司总经理盛惠嘉介绍,今后金融街将聚集1200个上市公司、近30多万办公人口,所以该区域内的商用地产项目及其配套项目的市场可见一斑。而且,进驻该区域的企业也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原来金融街集中的是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而现在包括电信、电力等其他行业的主力公司也先后搬了进来。” 据了解,美国高盛投资银行今年下半年会在金融街签订英蓝国际大厦1万平方米的租赁合同。此前,今年6月,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等三公司分别与金融街建设签署了超过9万平方米的买卖合同。 商报记者 贺文 S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