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国际金融报: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已势在必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9日 03:48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是应对国际突发事件的必要举措。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石油战略储备,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相当于158天的进口量,日本为160天,德国达到127天,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不足,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们将比较被动,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势在必行

  维护我国石油安全需要更新发展思路。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是高能
耗、粗放型,即单纯以数量为中心、以高投入为动力,以专家外推预测为方法,以无控消费目标为根据,实施经济发展和能耗的“高投入、高速度、高消费”。北京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葛家理指出,我们必须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为动力,以系统优化配置为方法,即将经济发展看成大系统,GDP的增长靠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双重拉动,来保障高效、经济、洁净、稳定、安全的油气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

  首先要调整能源结构。经济增长是需要能源来拉动的,但是以GDP需要能源拉动消耗强度来表示(即标油吨/百万美元GDP),中国是1067,世界平均为281,日本仅为95.6,我国能源拉动消耗强度是世界平均值的3.8倍,是日本的11.2倍,差别巨大的原因是日本和发达国家是靠经济效益高的能源结构来拉动GDP的,而我国是使用以煤为主的低效益能源的结构来拉动GDP。因此,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所需能源应以“有限”目标,在调控能源结构的同时,调控产业结构,寻求最佳值,经测算,2020年我国GDP达到3.9万亿美元时,需15亿-16亿吨标油总能源量,而石油消费量应控制在年消耗量为4亿吨,天然气消费量1000亿方,这样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好。

  其次实施“稳油增储、跨跃兴气”的战略部署。在2010年前,原油生产稳定在现在的水平,到2020年本土石油产量可以达到1.8亿-2亿吨左右,这样在稳定本土产量的情况下就可以赢得喘息时间,来不断积累石油储量。葛家理说,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我国本土稳定产量的前提下,剩余储量的开采时间延长一倍,同时要使在这期间,把天然气生产能力翻两番,即从2000年产255亿方天然气,到2020年生产1000亿方,以形成高效益的能源结构。

  再次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学技术在石油资源“开源和节流”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勘探程度不高,其中的“探明储量”只有20%-30%可以转化为有经济价值的“商业储量”,这就约束了我国油气产量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利用地质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成果,勘探出更多的油田,提高采油率。另外,由于我国探明储量70%都是复杂性的非常规油田,即低渗、稠油、含水、裂缝,这就要求用科技的力量充分挖掘潜力、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另外,还要用科技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提高石油产品的附加值。

  第四,实行“走出去”战略,掌握更多石油资源。目前中国对海外石油资源的利用,除了由政府指定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期货及现货贸易外,还包括在勘探、开采等领域与外方进行合作。我国的很多合作项目都采取“份额油”的方式,即中国在当地的石油建设项目中参股或投资,每年从该项目的石油产量中分取一定的份额。这样可以使我国的石油进口量不至于受价格波动太大影响。以中石油为例,其海外石油开采量已达1900万吨,其中份额油约占900万吨。中石油项目分布在四大洲的12个国家,业务范围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生产销售、炼油化工及

成品油销售等领域,初步形成以中东及北非地区、中亚及俄罗斯地区和南美地区为主的海外发展的三大区域。

  第五,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增加安全系数。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是应对国际突发事件的必要举措,

石油储备分为常规储备与战争储备。常规储备的目的主要是应对油品涨价,战争储备主要是为了应对战争,它又分为切断国外油品供应的储备以及在国内炼厂油田遭到轰炸不能正常生产时的石油储备。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石油战略储备,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相当于158天的进口量,日本为160天,德国达到127天,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不足,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们将比较被动,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势在必行。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8月19日 第七版)

  作者:李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
  石油战略储备 相关网页约63,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