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饶洁 实习生 林要君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在评价《纲要》时说,“这是我国首批应对入世‘后过渡期’”的地方性政府纲要,深圳做了一件重要的事”。他认为,《纲要》的出台有非常强的必要性、迫切性,对深圳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扩大开放、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进程有重要意义。
张汉林说,中国入世3年来产业未受大的冲击与波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央与地方政府配合密切,政府、产业、企业、媒体、研究机构多方协调配合,这是成功的经验,也是“后过渡期”需要继续的工作。2006年是中国入世后一个转折时期,关税将进一步下降,所有承诺会全部兑现,规范的规则体系对贸易健康发展愈加重要。他透露,中央领导对如何应对“后过渡期”相当重视,相信在未来几个月,会落实相关政策,深圳先行一步,可给中央以借鉴。
他指出,深圳经济具有高度外向性,外贸出口连续10多年居全国第一,进入入世“后过渡期”后,深圳的市场将更加开放,国际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将更加频繁,产业安全维护任务也更繁重。如果不抓好“后过渡期”应对工作,深圳就抓不住入世后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他分析,在入世“后过渡期”里,面对与贸易伙伴、外资合作伙伴、WTO成员和非成员关系的多元化,深圳该如何处理政治、经济利益格局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深圳会产生什么影响?对于逐渐“常态化”的国际贸易摩擦,深圳需要建立什么样的贸易争端解决和应付机制?张汉林认为深圳出台的《纲要》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
他还称赞《纲要》有多处亮点。首先,《纲要》把纯粹理论研究与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反映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次,《纲要》把如何实现产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很有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