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总量失控宿命再次引发危机 山西焦炭谋求变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 09:24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张帆

  近一年来,焦炭价格有如滑山车般的坠落,让山西这个掌控着全球焦炭市场的能源大省,又一次遭遇总量失控产能过剩的危机。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董继斌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描述说,山西焦炭生产与中国经济周
期的运行态势高度相关,在经济扩张阶段,焦炭需求量骤增,焦炭投资相应猛增,而在超高速增长后,往往是经济周期的回落阶段,但焦炭生产却存在滞后回落,必然带来产能过剩。从高涨到衰落,山西焦炭业就在这样的宿命中不停轮回。

  上一轮焦炭投资热出现在1995至1997年间,山西焦炭行业经历了总量过剩、争夺市场、竟相压价的“严冬”,最后造成总体利益严重受损的惨痛局面。

  如今焦炭业扩张势头依然不减,在这种投资持续过度的背景下,山西焦炭行业如何逃离宿命,能否摆脱困境?

  总量失控引发行业危机

  山西介休一家焦炭企业的老总抱怨说,自己的企业设计能力达上百万吨,而现在月产只有一两万吨,还有30万吨焦炭在港口等待订单,这意味着几个亿的资金压在港口。

  仅在不到一年前,山西焦炭还被比作“黄金”,焦炭离岸价格一度高达每吨450美元。但从2004年下半年起,焦炭价格开始下滑,到了今年二季度,焦炭出厂价格降到了每吨900元至1000元左右,国际价格在每吨170美元到200美元之间徘徊。董继斌说,现在这个价格也仅够企业维持成本,甚至还不足。

  今年一季度,山西省焦炭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4.1%,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中,亏损企业增亏幅度最高的也是焦炭行业,增亏7.3倍。寒冬似乎一下就来了。

  山西省经贸委的相关分析认为,焦炭行业形势惨淡,从下游来看,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钢铁产业去年那种热火朝天的局面不再出现,钢铁价格已开始大幅下跌,为了尽量维持利润,钢铁企业正从各个角度降低成本,“逼”焦炭企业降价是最直接的选择。而在上游方面,作为焦炭产业的原料,炼焦煤的价格一直降不下来。由于当前煤炭供应仍然偏紧,煤炭价格近期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同时,受去年市场看好的刺激,各地大上炼焦项目,直接导致生产总量的失控和价格的恶性竞争。据了解,目前山西的焦炭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亿吨以上,而需求仅有8000万吨,其中省内自用3000万吨,运出省外5000万吨,全行业产能过剩超过了20%。而发改委产业政策司的相关数据则显示,目前全国焦炭已建机焦生产能力2.5亿吨,在建8000万吨,共计3.3亿吨,超出市场需求能力30%-40%。焦炭行业缺乏统筹规划,盲目扩张趋势仍然严重。山西焦炭行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业内恶性竞争过烈,争相压价十分突出,调控难度更大。

  山西省焦炭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现在的价格下,只有管理水平高、拥有自有煤炭资源和副产品开发较好的企业能保持盈利,大概占1/3的比例,另有1/3的企业基本持平,剩下1/3的企业亏损。他估计,这些亏损企业仗着前几年赚的钱,还能支撑两年左右,届时焦炭业就将进入大规模的淘汰和并购阶段。

  焦炭“欧佩克”强势亮相

  与控制着全球60%原油开采量的欧佩克相同,山西在焦炭行业中的地位也无人能比。作为全球最大的焦炭产地,2004年山西省焦炭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40%,占世界产量的18%,山西出口焦炭占全国出口焦炭的80%,出口焦炭占国际焦炭市场供应的50%。

  然而,执国际焦炭市场牛耳的山西焦炭业在国际贸易上却长期“当家不做主”。据太原海关统计,山西省2005年1-5月出口焦炭309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9.05%。出口金额6.4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41%。焦炭出口均价207美元/吨,比去年平均价位276美元/吨下降25%。这一升一降之间固然有世界钢消费量增长放缓、国际市场煤价下降等因素影响;但更为关键的原因在于生产分散决策、销售各找渠道、行业总体失控,产能大量剩余、被国际焦炭客户过份压价、各个击破。

  面对严峻的行业亏损局面,6月10日,山西省焦炭行业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在焦炭大王阎吉英投资的旅游胜地——绵山签署了被称作“绵山公约”的《山西省焦炭行业生产自律公约》和《山西省焦炭行业价格自律公约》,其核心内容主要是限产保价,要求会员单位从6月10日起三个月内减产20%至40%,这意味着全省每月压产约为200万吨。同时公约还规定,对不受公约约束,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焦化企业,会员单位中的“权威”部门有权核减其运输计划,或报有关部门取消其出口配额和取消其配额申领资格。

  这些都被视为“山西焦炭欧佩克”正式运行的标志。

  山西省焦炭行业协会于2002年组建,现有会员单位243家,其中生产企业93个,运销企业36个,外贸公司10个,此外还有12个政府职能部门和12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会员单位焦炭产量占到山西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占世界贸易量的40%左右。

  董继斌说,针对焦炭企业各自为政的局面,山西省以前也曾组建过大型的焦炭集团,但多是政府行为,表面上联合,实际上人、财、物还是分别运行,因此并不能达到调控市场的作用。

  而此次焦炭行业协会在危难之际强势出面,重新掌握话语权,业内虽多有期望但也存在诸多顾虑。

  肯定的观点是,焦炭“欧佩克”的组建,是对行业的调控由政府主导逐步回归市场主体的需要。相对于以往通过行政手段的命令干预焦炭行业,以焦炭联盟的名义模仿欧佩克机制,对以民间资本为主的焦炭行业实行行业自律、总量控制和投资项目控制,将更接近市场规律,更具有事前性和事中性,更加注重运行监测、微观协调和日常监督,应该更为有效。

  焦炭协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焦炭协会将首先对价格进行指导,根据市场、需求、资源、政策等诸多因素,制定出行业基准价格即最低保护价格,由全行业共同遵守、执行。为提前预测市场,焦炭协会将设立一个专家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市场,请行业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分析行业动态、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山西焦炭协会还制定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签约的会员单位,协会要给予良好的信誉支持;优先获得协会提供的信息、技术、营销、融资担保等服务;在发生国际贸易争端时,要启动预警机制予以援助。对严重违反价格自律的企业,协会要建议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在运销、投资、信贷、出口资质、生产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年检等方面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并要在媒体上予以曝光。

  但也有专家指出,焦炭“欧佩克”的运行有赖于政府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环境的成熟,市场基础机制和行业自律对炭焦业“暴利”和亏损两种极端状态都难以调节,在当前民营经济总体诚信缺乏、信用管理滞后的背景下,总有追求自利的会员挑战和破坏联盟的游戏规则。如果政府必要的行政手段跟不上,焦炭“欧佩克”面临崩析的危险。山西社科院能源研究所所长王宏英表示,焦炭“欧佩克”的限产保价措施首先必须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其次要得到省外企业的认可,再次该“欧佩克”内部也要达成一致,如果仅仅是把山西几个大型企业包容进去,其调控能力必然也是受限的。

  不过,此次山西省焦炭行业协会的强势亮相,有着深刻的背景。在WTO框架下运行多年后,行业协会已经成为国内企业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有效角色。今年3、4月间,国家发改委会同各部委起草了《促进行会、商会改革与发展意见》,要求协会和商会要代表会员企业进行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调查、应诉和诉讼,协助会员开拓市场,参与协调对外贸易争议,这给焦炭“欧佩克”的运行提供了宽松的产业组织政策环境。

  而在山西省焦炭行业协会在绵山会议出手后,除了在价格、产量上作文章,还有着更广泛的思路。其与河北冶金行业协会的战略联盟将于本月底在河北举行的冶金论坛上正式签署,“晋冀焦铁联盟”有望上路。山西焦炭协会第一副会长李天瑞表示,河北市场每年对焦炭的需求达到2000万吨。山西焦炭如果和这样的大客户建立战略联盟,在焦炭市场好的时候,河北钢铁企业也不至于成本过高;焦炭市场不好的时候,山西焦炭也不至于价格波动太大。他们还表示,这样的战略合作的思路不会仅仅针对河北钢铁企业,也不会只存在于焦炭的下游企业,还将扩展到上游的煤炭企业。山西省焦炭行业协会8月8日召集的会议上还提出了组建大焦炭集团的构想,主要是通过焦炭生产企业与炼焦煤煤矿间的联合,组建“山西焦煤集团”。

  依法制焦政府出手

  焦炭是山西重要的支柱产业。2003年,规模以上焦炭企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指标均占全省工业总量的11%左右,同年焦炭创汇占到全省出口创汇总额的25%。

  然而,焦炭在给山西带来众多收益的同时,也带来诸多不可承受之重。

  焦化行业对大气和水的污染负荷已经分别达到山西总负荷的30%和40%。山西目前是全国污染第一大省,而山西省的第一大污染源就是焦化行业,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前三名都是山西省的焦化基地市。许多焦炭生产的市县的生存环境已经不堪重负。

  同时山西焦煤浪费严重、日益稀缺。由于回收设施不健全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山西每年直接和间接损失煤焦油约150万吨,损失高热值焦炉煤气约128亿立方米,两项共折合人民币超亿元。由于私挖滥采和过量开采,焦煤资源已经日益稀缺,目前每吨焦煤价格已高达700多元,使得焦炭生产企业成本压力不断加大。

  正当记者在山西采访时,《山西省焦化产业管理条例》在山西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自9月1日起实施。作为我国首部焦化行业地方法规,它标志着山西对焦化产业的治理规范,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政府对焦化产业的宏观调控,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更有人指出,与焦炭协会的行动相配合,由政府发力的“焦炭业整顿攻坚战”已经正式打响。

  《条例》处处针对焦化行业最突出的问题,分为现有焦化企业的治理、焦化产业规划和焦煤资源保护、焦化企业建设、生产和污染防治以及焦炭经营等多项内容。

  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制定具体办法,关闭淘汰污染严重、浪费资源和技术落后的焦化项目,严格控制全省焦炭总量;土法炼焦、改良焦一律取缔,未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立项,且不符合国家和省现行焦化产业政策规定的焦化项目,也应限期关闭,拆除设施,恢复地貌。

  条例同时还规定,在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内禁止新建焦化项目,城市规划区及其以外5公里范围内、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村庄2公里范围内等环境敏感地区均禁止建设新的焦化项目。

  同时,《条例》对焦炭行业协会的角色予以明确规定,“焦炭行业协会应制止行业不正当竞争,维护焦炭生产、经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等。

  配合《条例》出台,山西省政府已经作出相应动作:自今年5月,全省开始对焦化行业实施专项清理整顿,在清理整顿期间,原则上不再批准新的焦炭生产项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均无权审批新的焦炭项目。据称,从今年起到2007年,山西省将把焦炭产量控制在每年8000万吨左右。

  而在《条例》之外,在产业发展的背后,还有许多值得关注问题。山西省社科院在其每年发布一次的山西经济社会预测蓝皮书中就特别指出,政府应该要调整好焦炭利益的分配机制。近几年焦炭企业从焦煤资源低价开发和焦炭生产污染外部性中获取的超额利润在当前焦炭利润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这是导致焦炭生产项目投资躁动的主要原因,政府应当认真研究“资源补偿”和“环境治理”纳入焦炭价格的理论,通过调整焦炭企业收益,达到焦炭生产问题控制的目标。同时,山西省社科院还指出,目前的焦炭出口配额分配机制,偏重于原外经系统隶属关系,忽视了生产企业,为目前出现的倒卖焦炭出口配额创造了环境,焦炭出口企业的利益正被集体或个体“倒爷”层层盘剥。

  董继斌说,山西焦炭业能否健康发展,中国焦炭“欧佩克”能否做强,看来还需要新的思路,更需要调整现有的利益格局。

  资料

  中国焦炭行业发展现状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调研统计,截至2004年6月,全国约有668多家规模炼焦企业,机焦炉1900余座,产能超过1.7亿吨。而且还有在建大中型机焦炉78座,产能3147万吨;拟建大中型机焦炉55座,产能约2730万吨。这样的报告并没有将那些小规模的焦炉项目统计在内。由于焦炭价格的上涨,刺激全国各地掀起了重新改建和扩建焦化厂的热潮,2004年我国的焦炭生产延续了2003年高速增长的势头,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的焦炭产量17748.5万吨,同比增长25.8%,全年焦炭产量将超过2.24亿吨以上,同时2004年全国累计产钢29738.7万吨,同比增长23.5%;生铁25185.05万吨,同比增长24.1%;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2004年焦炭的增长幅度已超过了生铁和钢的增长幅度。根据焦铁比0.5计算,全年钢铁行业消耗焦炭1.5亿吨左右,加上化工及其他行业的消耗,各行业总计耗焦炭1.85亿吨左右,加上出口1508万吨左右,全年焦炭余量将达到2400万吨左右。

  爱问(iAsk.com)
  焦炭 相关网页约783,321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