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公司进军欧美无法回避一些问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 08:49 经济参考报

  摘自8月1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

  中国公司最近开始收购和兼并欧美大企业。但是势头足不等于准备足,更不等于收购对象唾手可得。欧美与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完全不同,即使出大价钱也会遇到很多预料之外的麻烦。

  在美国,在没有正式向外公布消息之前,公司要购买和兼并的计划和行动是公司内部的最高机密。为了避免被人察觉和躲避记者的追踪,往往是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与要兼并对象会面及谈判。也许是为了树立企业形象,也许是中国记者的活动能量大的缘故,中国企业似乎热衷于轰轰烈烈的收购。

  如何处理好要收购企业原有人员的安置,是兼并企业过程中最难处理的一件事情,处理的好与坏往往会引起当地社会的强烈反应。一些在美国站稳脚跟的外国公司,如日本的汽车公司,宁愿到美国南方没有工会的地方去开新厂,也不在老工业生产基地纠缠。

  作为收购方,中国公司以资方的角色出现,也会碰到同样问题。中国商家过去是搞工潮为工人争利益,现在作为资方,如何应付美国的工会恐怕还是新课题。

  中国公司进军欧美还面临着如何管理收购企业的问题。最近,美国报刊分析中国公司收购现象时,认为中国公司必须依靠美国管理人员来管美国公司。美国公司把工业生产“外包”给中国工人,中国公司则需把公司的管理“外包”给美国管理人员。从管理人员不足的角度来讲,中国公司进军欧美是否过早,值得考虑。

  中国公司收购欧美大企业,特别是收购具有一定战略性或高科技企业,都会给当地政治带来巨大的风暴。中国国有企业因受中国政府控股的因素,使当地政界人士在中国公司收购和兼并问题上都会跳出来表达意见,必然使中国公司的海外营运受挫、陷入困境。因此,海外收购兼并的全面评估,以及如何与当地政要打交道,如何先树立良好印象,建立先遣性的社会文化项目等等就显得十分重要。(来源:经济参考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