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米其林的筹码(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 01:59 每日经济新闻
  7月初,米其林在东莞第200家米其林驰加店开张志庆,这是米其林驰加店翻牌风波后,第一次关于驰加店的正面宣传。

  6月23日凌晨2点,一位方脸的法国男子赶到东莞索菲特御景湾大酒店,谁也不知道,这位随和得像邻家大哥的人,正是眼下世界轮胎三大巨头之一的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祖杰,6个小时后,他微笑着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系着很中国化的大红色领带。

  自2003年以来,熟悉米其林的人都会发现,祖杰几乎亲历亲为所有米其林的新闻发布现场,一律用不紧不慢、带有法国口音的英语熟练而坚定地回答。他的板寸短发、碧蓝而温和的眼睛、成熟干练都成了他招牌式的符号。

  就在三四个月前,米其林多年来细心培育的销售网络———驰加店翻牌为米其林竞争对手的销售渠道,虽然后来部分翻牌店又回到米其林的怀抱,但在外界看来,米其林今后是否还能保持在中国的行业领头地位将是一个问题。

  不过祖杰在面对记者时似乎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因为,真正让祖杰玩转中国市场的,并不是那上千家零售店,而是他赖以起家的技术筹码。

  温和的硬汉祖杰平日里通常穿着牛仔裤和衬衫,也许是由于工程技术专业出身,他很少给人商人的味道,更多的是平实和职业化。

  祖杰出差习惯独来独往,很少让同事或客户接飞机,身上常备两个家伙:一款有些褪色的NOKIA8250手机、一部商务通。“他喜欢把事情井井有条地记录在商务通上,也常常跟我们短信联系,把事情一条条交待清楚。”祖杰的助手说。

  这颇和米其林的形象相吻和。虽然紧紧和F1这样炫目的国际赛事联系在一起,但在对外公众形象上,米其林是典型的温和派,非常重视以企业公民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与很多跨国公司高管不同,在米其林,谈到祖杰,公司中层会笑着说:“他不会给人大老板的感觉,今早我还见到他了,不像很多公司,差一级,连见面都很难。”这名中层是祖杰四年前亲自在校园招聘会上相中的。他回忆,初见祖杰,觉得棱角分明,很难打交道,但是一交往,就让人感觉他是一个很善良、很温和的人。

  走进米其林位于上海浦东浦项大厦9楼的中国总部,就凭座位和办公室很难分得清哪个是祖杰的位置———所有员工,包括管理层的位置都是用相同的蓝色挡板隔开,十个会议室分散在各个角落。

  祖杰坐在靠边的一个位置,挡板隔开几个平方米的空间,左侧是5平方米左右的透明会议室,后边是秘书的位置和一面大窗户,祖杰的桌子上则堆满了文件。

  祖杰说,从起家到有今天的成就,他同样经历了一条技术之路。1985年和1987年,祖杰相继获得法国理工学校工程师资格和法国巴黎矿业学校工程师资格。

  1987年,祖杰进入米其林公司,一干就干到现在,从最初各个分厂的准备车间主任一直做到今天中国市场的领导者。祖杰当年进入米其林法国的POITIERS工厂,一套工作的“行头”,穿了8年。

  正是这段工厂经历,让祖杰精通每条工序、每道工艺。1995年,他被挑中,转行做新品研发,在技术路程上的这次提升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两年的研发生涯中,祖杰加入了一个重要的团队研发PAX系统轮胎。1998年,该产品正式推向欧美市场。

  1997年,也就是祖杰进入米其林10年的时候,他被派往新加坡,担任亚太区轿车部副总裁。他和其他高管的主要任务,就是抢在对手前敲定上海的生产基地。

  1999年,祖杰作为米其林的代表之一,与上海轮胎橡胶集团频繁接触。2001年,双方合资成功,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祖杰也走马上任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两家分公司的董事长。

  祖杰这18年来,把米其林的事业和个人的事业很好地融合到了一块,对米其林技术风格的理解也到了心领神会的境地。因此你处处可以感觉到,祖杰谈到米其林时那种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肯定。不管他多温和,只要讲到米其林,他都会坚决地告诉你:米其林是最好的。

  凭技术打开中国市场在米其林公司里,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1899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一个法国人扛着一辆自行车,来到了当地的一个机械制造厂:克莱蒙费朗公司。他的新车胎爆了,需要修理。这两条轮胎是邓禄普公司制造的刚上市的充气型橡皮轮胎。3个多小时后,车修好了。不过,还要等一个晚上才能让胶水彻底干透。

  第二天,制造厂的经理爱德华好奇地骑了起来。可惜骑了一个小时,车胎又裂了。爱德华发现,如果有可拆卸的自行车轮胎就好了。几年后,爱德华和工程师拉罗希推出了可拆装轮胎。车手泰洪尝鲜,并赢得了为期3天的环法自行车赛大满贯。

  随后爱德华的兄弟安德列·米其林放弃了钢结构的生意,两人一个搞营销,一个抓研发和生产,将公司的产品推向全球。从此,克莱蒙费朗公司就改名为米其林公司。

  从法国中部小镇起家,发展到全球三大轮胎巨头之一,祖杰说,米其林靠的就是技术打拼天下。中国的轮胎市场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有同样是跨国公司的固特异、普利斯通,另外还有一家日本轮胎公司与两家韩国轮胎公司;再加上中国本土的轮胎公司,有300家之多。祖杰认识到,“从一开始,我们就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策略,我们要把自己的技术带到中国,在中国生产和国际同步质量的轮胎。”

  祖杰所说的特殊的策略就是凭技术打入中国市场。在过去的10年中,作为世界三大轮胎巨头之一的米其林靠着对技术的倚重在中国取得了最快速的发展。

  从1995年成立沈阳合资工厂开始,到2001年成立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米其林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大的轮胎供应商。但与其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常常采用的以资金作为进入市场的筹码不同,祖杰可从来不喜欢从口袋里掏现金,他玩转中国市场的筹码是他、也是米其林赖以成功的技术。

  而这其中的秘诀就是:技术转让,绝对控股。“以技术换股权,米其林必须掌握控股权,只有这样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

  1995年米其林和沈阳市政府签约时,米其林明确表示要在中国本土生产高端的米其林轮胎,条件是米其林必须绝对控股。在米其林沈阳轮胎公司中,米其林占据85%的股份,这一比例突破了轮胎行业的惯例;在后来成立的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中,米其林的持股比例仍然高达70%之多。就这样,以技术换股权,米其林在中国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技术,渗透每一个环节“一个公司的兴衰成败,不仅仅是单打独斗,从研发、生产到营销,一个也不能少。”这是米其林的持家之道,也是祖杰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核心。贯穿产业上中下游的战略已经让米其林与进入中国的其他跨国同行区别开来,祖杰把技术优势发挥在产业各个环节上,更使自己置于市场的领先地位。

  “我们并不只是在中国卖轮胎,我们把自己的技术、服务和培训都带到了中国,同时我们还帮助原料供应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这些就是我们与竞争对手最主要的区别。”祖杰透露。

  为此,米其林中国专门投资100万美元成立了培训中心,定期为零售商、整车客户以及客户的客户提供培训,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轮胎产业和产品。

  不仅如此,米其林一进入中国就是双线并行,一条是与其他所有企业一样的生产、销售明线,另一条则是别人不愿往里扔钱的培训和扶植上游供应商暗线———当年看来赔钱的买卖,现在米其林享受着中国市场的回报。这与其这些年来与上游供应链建立起的友谊密不可分。

  祖杰身上还有一个巨大的压力,就是原材料的不断上涨。由于橡胶原材料和石油密切相关,目前国际上石油价格一直在高位上运行,而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非常大,造成合成橡胶的价格也不断上涨。

  另一方面,与合成橡胶价格相关的天然橡胶的价格也因此走高。轮胎制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行情一直持续到现在,这对整个轮胎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去年米其林和回力的零售价格都上涨了5%左右。

  面对这块压在轮胎行业上的重石,祖杰仍然沉着冷静:“中国只有在南方才能种橡胶树,而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云南和海南的橡胶树不能全年产橡胶。”

  祖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为了缓解原材料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米其林给这些橡胶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和转让以达到双赢。在海南,一年之中只有2~3个月能产橡胶,米其林就在海南引入新的橡胶品种,提供新的种植技术,使得产橡胶的时间能够长一些。”

  如今全球三大轮胎巨头都瞄准了中国市场纷纷出招,祖杰依然坚守着他“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技术”的观点,将米其林的技术风格发扬到底。
米其林的筹码(图)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