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静娜
如果完全按照商业规则办事,那中海油本该稳操胜券,但中海油最终无奈退出。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发起的收购中有70%都以失败告终。
谁的意见阻碍着商业规则?这里面有一些东西在其中较力,那就是“民意”。
如果完全按照商业规则办事,那中海油本该稳操胜券。毕竟和雪佛兰165亿美元的竞价相比,中海油有20亿美元的优势。但中海油最终无奈退出对尤尼科的竞购;麦肯锡公司咨询师乔纳森·沃特尔(JonathanWoetzel)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发起的收购中有70%都以失败告终。
谁的意见阻碍着商业规则?这里面有一些东西在其中较力,那就是舆论(民意)。无论谁在背后,谁被谁利用,一个并购案难度扩大的标记之一,就是引起公共意见的反对,所有这些反对的心理只有一个———安全。
并购对象:资源性企业;暗礁:美国公众国家安全戒心;需影响的主体:整个民众在次,可以影响议会的关键人物更重要
“在并购行为可能引起该行业就业水平急剧变化,或者进入的领域可能影响该国安全,还有产品本身涉及知识产权这几种情况时,更需要请专业机构。”美中交流投资中国基金董事赫然说,因为上述三种情况极可能引起民意调查,也很容易被职业公关人士拿来做文章。
海外并购如何减少舆论阻力?
不必说,石油与美国政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有的资源性企业的跨国并购,都可能触到这个暗礁。“中海油此次的表现已经是中国企业中最好的了。”赫然说。但熟知公关操作的人认为,“中海油此前对可能碰见的政府公关危机并没有充分认识”。中海油需要在中国威胁论的大背景下消除公众对中国企业的顾虑。“他们没有想到会出现那么多的对手。”实际表现为,当中海油意识到美国舆论对其不利时,才请了专业的公关公司。
在中海油和雪佛兰竞购尤尼科的过程中,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雪佛兰为拉拢国会议员方面很舍得花钱,而“这是美国的一个风气”。在收购尤尼科的过程中,雪佛兰在收购条件不具备竞争力的前提下,祭出的也就是这张它多年经营的人际网。
在一场著名的中企对美企并购案交易中,美国政府提起国家安全的审查,差点儿让这项交易功亏一篑。最后关头,中国企业找到了斯考克罗夫。此人是老布什和福特总统任内的国家安全顾问,也是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据说对中国的态度一贯不是非常友好。“但这样一个平素表现得痛恨中国的人,如果支持联想,那么议会内部应该不会有人怀疑他的态度。”这被认为是帮助这项交易圆满结束的关键。
并购对象:中国企业具有明显低成本优势的制造业;暗礁:恐慌心理;需影响的主体:本产业内人士
中国制造素来以低成本著称,但在对外并购中这并不是需要高调处理的部分。很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经常会强调自己的价格只有对方的1/10,这往往会造成当地产业的恐慌进而产生抵制情绪。“这也是联想-IBM交易的经验。”中国企业在并购先期和初期,不妨调高自己的定价,“哪怕之后再慢慢调下来,”赫然说。
而另一点则是要加强自身核心技术的发展。中国制造目前似乎有了原罪,所有的中国产品都被打上了缺乏核心技术的烙印。因此极有可能被他国政府用来做阻碍并购的挡箭牌。
并购对象:地方非资源性企业;暗礁:公众对失业的担心;需影响的主体:主力选民
“企业要找到合适的人,那种企业需要他们的支持意见的人。”赫然说。
曾经有一家中国企业想要通过并购进入美国一个以西班牙居民为主导的州。但当地劳工协会认为这样会造成失业,因此极力阻挠。这家企业聘请的公关公司提前8个月开始调研。然后在当地设立了一家和中国公司业务一致的公司,在舆论等手段上去掉当地人尤其是西班牙裔美国人的戒心,包括大量地雇佣当地西班牙裔人。一段时间后,中国公司通过股权交换进入这家新设公司,然后控制它。当地州政府也提出了异议,但是因为工人支持且木已成舟,也就不再追究了。之所以重视西班牙裔民众,是因为,他们是那个选区的主要选民,他们的选票决定着选举中谁能成为地方政府的首长,是当地从政者最需要取悦的一群人。
(侯颖/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