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今天,日本军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今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今天,商报记者以独特的视角引领读者回顾——
6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侵华期间,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二战使全世界的独立国家几乎无一幸免,它席卷了61个国家、20亿以上人口,战争硝烟遍及亚、欧、非及大洋洲,约5500万人死亡,军民伤亡总数超过9000万,经济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
经济学家说:战争背后的真正理由是资源的稀缺性。
历史学家说: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形成了世界上三个战争的策源地。
一切都与经济相关。
76年前的一个黑色星期四,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一直蒸蒸日上的股票出现了灾难性的股价暴跌,1300万股竞相抛出,仅仅这一天,11个金融家自杀了。长达四年的“经济危机”开始从美国向世界蔓延。
为了摆脱这次灾难性的生产过剩危机,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这造成了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各国由此展开了关税战、货币战、倾销战。从英国废除金本位制、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但是,在当时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德、日、意三国,实力较单薄,国内稀缺资源,对国外贸易有着严重依存,但在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却难以逾越英、法、美设置的几乎遍及全球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了摆脱困境,用武力寻求新的市场成了一条捷径。
国际贸易收缩,导致日本出口商品价格暴跌,与1929年价格的平均指数相比,1930年生丝单价跌落了63.6%外贸的剧减,严重影响日本经济。1929-1931年间,工业产值下降了32.9%农业生产下降了40%。国际逆差又导致黄金外流,黄金储备由1929年的10.72亿日元减少到1931年的4.69亿日元。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悍然侵占中国东北,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与此同时,德国也为摆脱一战时凡尔赛和约而苦心重整军备,在“总体战”思想的指导下,德国的经济转入战争轨道。1933年7月,纳粹命令一切工业组织都要成立辛迪加,控制国内市场和价格。并向企业派出领导人,在经济部门实行“领袖原则”。在扩军过程中,德国中央财政只能负担军费开支的2/3,为此,纳粹除了没收“国家敌人”的财产,还动用了一切财政手段:控制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商业银行;削减福利开支;发行国库券、特种汇票和税票……1933-1936年,德国新建300多家兵工厂。到1939年入侵波兰前夕,德国工业产量已超过英国,仅次于美苏。
德国是国家机器控制经济,而美国却在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指导下实行了一场改革,这就是罗斯福新政。在这位美国第32届总统的政策刺激下,1933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并在战后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两国宣布与德进入战争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这场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痛的战争持续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投降时才结束。
二战还尚未结束之时,1944年7月,参加筹建联合国的美、英、中、法等44个国家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一个对日后世界经济有着深远影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决定成立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而这两个组织则构成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虽然这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就解体了,但这两个组织至今还在稳定世界贸易和金融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济学家讨论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不外乎两种,正相关——拉动,负相关——破坏。
战争拉动经济增长最典型的理论就是“破窗理论”,此理论云:假如小孩打破了窗户,必将导致破窗人更换玻璃,这样就会使安装玻璃的人和生产玻璃的人开工,从而推动社会就业,拉动GDP增长。通过发动战争可以拉动消费与生产、控制资源和交通,加大出口的力度。但认为战争破坏经济的学者认为,战争无疑是一种纯消费行为,它消耗人力、物力、财力,最终的“产品”是国家安全,而不是实现价值增值的物质产品。
商报记者 杨雪婷J108
赵振超/制图
美国:跨国财团战时崛起
二战期间,德意日轴心国与同盟国在欧洲、北非、亚洲和太平洋等各战场展开苦战,其中南美大陆似乎被双方所遗忘。美洲的整体工业环境不仅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而且,美洲的主要国家美国更是借欧洲国家在二战中打得精疲力尽的机会崛起为世界超强大国。
会“掘金”的美国人利用参战的机会,控制了世界许多重要战略据点,建立了军事基地。二战中各国扩军参战,并需要大量供应盟国军火物资,美国成为盟国的兵工厂,出现了战时经济繁荣,国家垄断资本有更大发展,例如现今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依靠化学工业和军火工业起家美国杜邦财团。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资产从战前的7500万美元增加到1918年的3亿美元,成为当时最大的垄断公司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杜邦财团从五角大楼获得价值210亿美元的军事订货,战后又参加原子弹的制造,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在十大财团中跃居第五位。
二战刚结束的时候,美国的海外投资主要在南北美洲地区,在欧洲的投资只占全部海外投资存量的12%,但是美国借着欧洲国家在二战中打得精疲力尽的机会,以支持欧洲战后重建的形式把手伸到了欧洲,因为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发达的地区。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在欧洲的投资,已超过了其全部海外投资存量的一半以上。二战后,出现了一个所谓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实际上就是指美欧在大西洋两岸展开产业分工,这样就形成了美国海外经济利益的重中心在欧洲这样一个现实。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不仅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还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商报实习记者 黄琦
中国:“战时统制经济政策”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爆发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在国统区和抗日根据地实行了不同的经济政策。
日本的侵略使中国丧失了经济发达的地区,国民政府只能依赖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在战争环境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物资稀缺的局面。为了对国内有限的经济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使用,国民政府采用政治强制和超经济干预的方法,建立了战时统制经济。首先,进一步加强了对金融的垄断,后来又垄断了工矿业,并实行专卖制度,对外国援助的物资以及进口产品也进行集中管理和分配。对农村则采用“粮食征购”、“征界”的办法来满足战时的需要。但由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把这一政策变成了聚敛财富的手段,大发国难财,而民族资本主义因资源和市场的枯竭无从发展,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国民政府的腐败和丧失人心。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经济政策上主张积极发展工业农业的生产与商品的流通,奖励民营企业,主张以发展生产事业调剂货物流通来达到根据地各区域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并且主张抗日根据地上的贸易自由,而对于敌寇破坏的抗日经济力量,掠取的被占区资财来实行“以战养战”的阴谋,则坚决予以打击。
商报记者 邓琳 J049
日本:以战养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在亚洲战场,主要以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主,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九·一八事变”后,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加上扩军的压力,日本急需更多的市场和资源。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政府采取大规模军事化的侵略政策,展开了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南亚全面掠夺。日本在二战初期闯进的东南亚区域,大致存在三类国家,一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这三个英、荷、美的殖民地,二是法属印度支那,三是像泰国这样的亲法西斯半独立国家,以及本国有大批热血青年在泰国境内接受日军训练的缅甸。
从1941年英军在马来西亚的多艘重要军舰被日本击沉,不久后香港沦陷,到1942年马尼拉、吉隆坡、新加坡、巴厘岛等地区逐步被日军占领,日本空军完全控制了这些地区的空中战场,美英的空军被完全赶出这些地区。
日本在中国推行“以战养战”政策,在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劳动力等方面,对沦陷区进行不同形式的掠夺,大肆榨取中国的资产和劳动力。除为战争提供保障外,剩余的大量资产被输送回日本。
日本全面掠夺的政策中,在中国建立大型专业公司是他们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日本政府和财阀在1938年6月成立的“华北开发股份公司”,打着中国资本家合股的虚假招牌,将华北的矿山、煤炭、制铁、发电、运输、盐业等重要经济实体一把抓在自己的手里。仅2年时间,“华北开发股份公司”的资金就由当初的3.5亿日元猛增到5.5亿日元。
据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王元周介绍,抗战爆发初期,“上海孤岛”里的美英等国在华企业曾一度短暂繁荣,因为这些“孤岛”企业是联结本公司与中国非沦陷区的贸易中转站。
从投资额来看,日本在华投资,1945年达到445160万美元,为日本在近代中国投资的顶峰。与日本这一阶段急剧的投资膨胀形成鲜明对照,英美等国则相形见绌。美国在华投资从1936年的32820万美元,只增加到1940年的38290万美元。英国则由1936年的102080万美元降为94030万美元。
商报记者 邓琳 张向琼J049 S087
欧洲:工业底子的比拼
“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事迹永世长存。”这句在莫斯科红场的篆刻记载了那段血雨腥风的欧洲二战史。抚今追昔,当我们在享受着如今的平静生活时,我们脑海中再次泛起不堪回首的往事:苏联1941年至1945年的卫国战争,共造成苏联约2700万军民的死亡,占当时苏联全国人口的14%左右,按1941年的可比价格计算,则高达6790亿卢布。英、法等国分别付出了40多万和27万军人死亡的重大代价。
二战可以说让整个欧洲倒退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让曾经的世界经济中心“一去不复返”。而当我们再去回忆二战经济时,会发现战争与经济的微妙联系。
我们先看看战争的发起者德国,1933年7月,纳粹命令一切工业组织都要成立辛迪加,控制国内市场和价格,在经济部门实行“领袖原则”。1939年入侵波兰前夕,德国工业产量已超过英国,仅次于美苏。但扩军备战并不能真正解决危机,反而使1939年德国出口下降,财政恶化,外汇和黄金储备仅五六亿马克,国债却高达600多亿马克。战争已不只是一种诱惑,也成为一种必然。
而让德国的战争美梦变成噩梦的是苏联的“坚强”。而仔细分析苏联的战前经济情况,会发现苏联的经济底子远比德国硬。苏联1933年开始的“二五”计划建成工业企业4500个,工业总产值增加1.2倍,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战前13年,苏联累计国防开支1701亿卢布,只略低于1850亿卢布的工业投资总额。正如一位英国历史学家的话一样:战争前夜的苏军是一台功能强大但还未组装完成的机器。这也是为什么希特勒急于动手,而斯大林竭力避免在1941年交战的原因。
商报记者 朱裴 S036
二战经济英雄谱
丘吉尔
从小对数学一窍不通,20世纪20年代初竟然做起了英国的财政大臣,他推行的财政政策被同时代的经济大师凯恩斯斥为幼稚。即便如此,他仍然带领英国走出了战争危机和经济危机。罗斯福
名噪一时的“罗斯福新政”为战前的美国提供了难得的跳板,但遗憾的是,作为战时经济政策的重要策划者和实施者,罗斯福终究没有看到世界经济归于美元体系之下。斯大林
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在二战中有了升级版,战争初期,斯大林果断地转移了国内的大部分重工业,为拖垮德国赢得了难得的物资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