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日本侵华 摧毁中国现代化进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 10:46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本报见习记者 丁灿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李良玉在接受《天下》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通过抢夺自然资源、破坏城市农村生产力等方式,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摧毁性打击。从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开始至1945年抗战结束,日本从我国掠走了巨额财富,为其进一步工业化获得原始资本,同时达到使中国经济崩溃、内乱四起的目的。“岂料满蒙地方散在之铁矿,依参谋部之实地密查知有非常巨额之铁在焉”,“幸我所有抚顺炭矿之层岩,含有油岩之量共有五十二亿吨”……大连档案局馆藏的《田中奏折》一文,
日本对中国自然资源赤裸裸的占有欲暴露无遗。事实上,从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开始至1945年抗战结束的71年时间里,日本从我国掠走了巨额财富。首先,通过武装侵略、勒索巨额赔款,为其进一步工业化获得原始资本,同时达到使中国经济崩溃、内乱四起的目的。趁此机,日本以精锐之师对我国进行武力征服。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李良玉在接受《天下》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通过抢夺自然资源、破坏城市农村生产力等方式,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摧毁性打击。相关资料显示,1931年前,东北三省生产了全中国79%的铁、93%的石油和55%的黄金,铁路长度占全国的41%,对外贸易占全国总额的37%,是近代中国唯一保持贸易出超地位的地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这一优势地位不复存在。李良玉教授解释说,仅税收损失就非常严重。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后,日本当局竭力破坏和扰乱中国的财政结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刊物《抗日战争研究》的分析表明,“九·一八事变”后到“七·七事变”前日本政府对中国财政进行破坏的主要事实有,强占东北海关,掠夺关税收入;阻挠西方对中国的财政与经济援助;操纵华北走私,摧毁中国经济;破坏中国实施币制改革等。

  内迁:冰冷的机器涂上热血

  全面抗战开始后,沿海企业被迫内迁。在炮火连天的情况下,各厂职工拼死去抢拆宝贵的机器。当时的一份期刊报道说,“敌机来了,伏在地下躲一躲,又爬起来拆,拆完就马上扛走。当看见前面那位伴侣被炸死了,喊声嗳唷,洒着眼泪,把死尸抬过一边,咬着牙筋仍旧向前工作。冷冰冰的机器每每涂上热腾腾的血!”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一位专职研究员告诉记者,大量没有或来不及内迁的企业被炸毁,损失惨重。而被迫内迁的企业也有较大损失。首先,内迁困难重重,其过程中损失也较大。在战争激烈进行的时候,将机器及物资运出上海,是很困难的:长江下游镇江以下江面已经封锁,陆路运输也不可能,火车尽被军队征用。唯一的运输路线,是用木船装载,循苏州河至苏州,再以小火轮船拖运至镇江,然后再转轮驶往武汉。山东成通纺织厂的机器制造部有一部分机件内迁陕西,沿途损失很严重。其次,易地营业,运输、原料、动力、资金流转诸问题均无着落。即使一些企业内迁到重庆后不久就恢复生产,但仍无法与此前相比。另外,南京国民政府最初决定迁厂,是仓促作出的,没有制定出统一的产业布置规划,从策划先向武汉集中这一事实看,也没有长期作战的思想。武汉1938年10月也沦陷了,造成了又一次迁厂行动和重大损失。

  以战养战:沦陷区成日经济附庸

  李良玉教授解释说,日本是个小国,国内资源不足,发动侵华战争,是为了摆脱国内危机,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为了弥补其在人力、财力等各方面的困难,日本在经济上实行了“以战养战”的掠夺政策,妄图把中国变成其进行侵略战争的物资供应地。其手段和方式主要有:第一,将沦陷区变为日本工业原料的基地。在华北,对工矿企业采用“军队管理”,在华中则采用“委托经营”,后又改为“中日合办”方式。第二,加紧对沦陷区土地、农产品的掠夺。对粮食实行“统制”政策。第三,肆意掠夺劳动力。到处抓丁拉夫,使其成为解决日本国内劳力不足和为其侵略战争服务的工具。第四,控制金融,攫取中国的资财。主要包括,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开设银行,发行伪币,强制沦陷区人民兑换使用;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大量榨取中国人民的血汗。

  毒气战细菌战:破坏我生产力与生态环境

  李良玉教授说,日军当时的“三光政策”使得无数农民家破人亡,农村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更令人愤怒的是,日军使用毒气战、细菌战,致使大量农民死亡,进一步破坏了农村生产力。日军侵华期间,中国共有20多个省遭到过日军细菌战的攻击,给中国人民带来极大危害。危害主要包括:试验和制造细菌武器程序中进行活体实验造成的死亡和伤残;施放细菌武器造成的死亡和伤残;施放细菌武器造成的至今仍然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日军侵华毒气战,罪恶累累。仅“北坦惨案”中,日军就利用毒气残杀我国800多名无辜百姓。1942年5月28日,日寇从附近各据点出动300多人,向北坦村合击。附近十余村庄的百姓见日军来势汹汹,纷纷钻入北坦村地道躲避。日寇采用了人类史上最野蛮的手段,将大量窒息性瓦斯灌进地道。800余隐蔽在地道内手无寸铁的百姓,大部分为妇女和儿童,无一幸免,尸首塞满了地道。

  西部崛起:为抗战作出巨大贡献

  “日本侵华战争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是一种摧毁性的打击,但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的一位专职研究员向记者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解释说,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我国东、中部,国土大半沦陷,沿海地区工业企业无法立足,而位于后方的西部地区成了沿海工业企业搬迁的首选之地。当时西北的西安和西南的重庆等地,因接纳沿海内迁的一大批工业企业,从而崛起成为大后方的重要经济中心。伴随企业内迁,大批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各方人才亦汇集而来,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力量,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为前方提供了大量的军需物资,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在经受着战争破坏的同时,也在从事着建设。这就是中国之所以能坚持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另外,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双减”、“双交”、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等措施,发展了生产,并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Robby/编制)(来源:金羊网)

  爱问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