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丁灿南京大学历史系李良玉教授接受《天下》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代企业家应该发扬抗战时期工商业者的“实业救国”的精神,自觉地将企业组织使命与国家民族命运融为一体,以“实业报国、民族振兴”取代单纯赢利性的经济使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抗战开始,民族工商业者、海外华商等同样也投入到了抗击日寇侵略的历史洪流中。据李良玉教授介绍,工商业者主要在实业救国、拒与侵略者合作、筹款募捐以及掩护中共地下党等几个方面对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克尔克”
采访中李教授特意提到卢作孚等一些主张实业救国的爱国民族工商业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卢作孚率领民生公司员工积极投入抗日救国事业,担负主要运输任务,尤其是现场指挥了被誉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克尔克”的宜昌大撤退,为国家保存了工业命脉。民生轮船公司在抢救过程中,有116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还有16只船只被日军炸沉。
拒绝与侵略者合作
抵制日货、拒与侵略者合作也是民族工商业者对抗战的一种支持。天津爱国商人宋则久经营的国货售品所提倡国货、抵制日货,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唐山启新洋灰厂经理周叔弢为了不与日本人合作,辞去了经理职务。宁波巨商俞佐宸在宁波沦陷以后,抛弃家产辗转到大后方。镇江唐老一正斋膏药店经理唐萼楼不愿在日寇铁蹄下经营,毅然率领全家迁往四川。江西九江王万和药店东家王东甫将药店停业,日军几次要挟王东甫复业,被严词拒绝,日军将王万和药店所有财产抢掠一空。
海外华商赤子之心
在祖国危难时刻,海外华商也投入到了抗战的洪流中,他们通过推销公债、增筹捐款、义献物资,以全力支持祖国抗战。爱国华商陈嘉庚,除创办《南洋商报》,鼓吹抵制日货外,还把华侨抗日力量团结起来,发动华侨捐款支援。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陈嘉庚在新加坡侨民大会上慷慨陈词,指出当前祖国面临亡国亡族的威胁,海外侨胞作为国民一分子,应该见危拯救,出钱出力,表明自己的真正爱国心。此外,还有许多民族工商业者为大后方、为游击区送去急需的物资和情报,保护抗战人员,谱写了历史的篇章。
企业与民族命运连在一起
李教授表示,日本侵华时期民族工商业遭到严重摧残。上海的民族工商业受的迫害最有典型性。在日伪统治下的东北三省,民族工商业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这都表明,没有民族和国家的强大就没有民族工商业的生存与发展。李教授认为,当代企业家应该具有抗战时期工商业者的“实业救国”的思想境界,自觉地将企业组织使命与国家民族命运融为一体,以“实业报国、民族振兴”取代单纯赢利性的经济使命。(Robby/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