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以小说《沧浪之水》为广大读者所熟悉的著名作家阎真,在湖南图书馆与喜爱他的读者一起,共同分享了他小说写作的心路历程和创作理念。
阎真表示,在《沧浪之水》的创作过程中,他思考得最多的问题是: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价值观究竟面临着怎样的严峻考验?与市场经济时代相联系的人文理想和精神资源应该是什么样的?
2001年,历经5年打磨的《沧浪之水》问世,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知识分子在金钱和权力面前所经历的心灵煎熬和灵魂拷问,展现了转型期社会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观所造成的巨大冲击。
谈及最初的创作理念,阎真说:“我想通过对小说人物命运和心灵变化的描写,体现这样一种思想: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人文理想和精神资源,已经不能与现实生活发生有效联系了。但是,究竟怎样的人文理想和精神资源才能与现今的消费社会相适应,我还不知道答案。”
“市场经济的逻辑是资本逻辑,是利润最大化,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以不动声色的解构性使当代知识分子的主流选择变得世俗化、功利化。”谈及这一点,阎真透出一些无奈,“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具有一种天然的责任感,注重人格操守。我担心在这个只讲强者和弱者的时代,传统知识分子的君子与小人之辩还能站得住脚吗?市场经济和权力是这个时代的巨型话语,在这两者的挤压之下,传统价值观还有多少展现空间?”
带着这种沉重的思考和困惑,阎真完成了《沧浪之水》的创作。“对当代知识分子进行讽刺和批判很容易,但是对他们的心灵分析却有一定难度。”阎真这样概括小说的主旨,“我用同情、理解的方式,写出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价值观念的根本性转折。我想《沧浪之水》应该是一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王莹叶伟民)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