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泛珠三角:避免政府角色错位和合作“大跃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 18:06 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不久前在成都结束的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签约项目的规模和成交额巨大。不过,在抢眼的成交额数字和各方的热情期待之余,有专家和业界人士指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避免政府角色错位和合作中的“大跃进”。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地区进行的区域合作常常流于以下形式:一谈到区域合作,政府官员们信心百倍。而合作“主角”大中小企业不能参与进来,即使参与也热情不高
,合作最终成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独角戏”。专家们认为,出现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政府既搭台又唱戏,即政府角色错位。

  国务院港澳办常务副主任陈佐洱在论坛上指出,泛珠三角的“9+2”合作是“一国两制”实践中的新生事物,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搭建合作平台,完善相关制度,合作的主角是“9+2”的大中小企业。

  刘世庆等专家提醒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应避免出现以下几种错位:一是职责内角色与职责外角色错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对经济发展承担不同的分工,发挥不同的作用。而现实中,政府往往以“全能者”的身份出现。比如,政府“点贷”、为企业择定改制模式、参与企业项目论证洽谈、甚至直接办企业等等。

  二是主要角色与次要角色错位。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应当侧重于抓大事、要事,侧重于宏观调控。而事实上,许多地方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对重复建设、短期行为、企业负盈不负亏等缺乏有力的监督制约,却热衷于直接管钱、管物、管项目,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日常事务上。

  三是新体制下的角色与旧体制下的角色错位。市场经济新体制要求现代政府在管理社会经济活动中,应采用市场经济的新办法,摒弃计划经济的老办法。而现实情况是,一些地方政府基本上靠拍脑袋决策,靠开会发文、一般化的号召部署工作,靠调度检查推进落实,沿袭了老一套工作方法。

  专家们还提醒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谨防合作中的“大跃进”。

  “9+2”政府层面正式启动一年来,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泛珠区域各成员正实现从基础设施到政府事务、从政策到市场的多方融合。正如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所说,“9+2”加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之一。

  但是,专家们也指出,要使“9+2”的生命力长盛不衰,必须在合作过程中,一切从省情、区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切忌一哄而上,盲目比、赶、超。

  在泛珠地区,珠三角无疑是“经济引擎”,而西南各省区发展一直滞后于沿海,近几年距离进一步扩大。很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希望也都落脚在借助外力、“迎接辐射”上。但“追赶”若不顾客观实际,盲目的比、赶、超,势必使大量高耗能、高污染等落后产业随着资本流动大量西移,由此带来的高污染将会使西部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四川省成都市最近关闭了两家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废料冶炼厂。其中一家废渣堆积如山、周围还渗出不同颜色的液体,刺鼻的气味令人窒息。当地农民说,这个厂建成以后,不管麦子还是水稻,根子黑了、叶子黄了,田里种什么死什么。专家拿1958年的“大跃进”作为前车之鉴:虽然当时我国的钢铁产量上去了,但由此造成的环境损失却难以估量。

  成都海关的一项调查表明,近年来,“洋垃圾”加工业等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大有从沿海向西部转移的趋势。刘世庆等专家认为,对这种趋势如若不加重视,一味追求一时的效益和GDP总量,这种合作不但不能长久,还会留下类似“大跃进”的诸多后遗症,到时追悔莫及。

  作者::吕庆福

  (来源:经济参考报)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