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参议院否决了小泉内阁提出的邮政改革方案,首相小泉纯一郎宣布解散众议院,日大选提前开锣。小泉誓言要在“9·11大选”中清洗自民党,决意不留反对邮政改革的人。他还表示,如果他在大选中不能获得多数席位,他将会辞职。
8月8日,日本参议院否决了小泉内阁提出的邮政改革方案。小泉决定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日本政局再现动荡。
对此,小泉难辞其咎。可以说,日本政局的新动荡,与其政策的自相矛盾和施政风格的独断孤行密切相关。
客观而论,仅从经济角度考虑,日本邮政确实需要改革。
日本国营邮政制度,确立于明治时期的1871年。发展到现代,形成庞大的总务省邮政事业厅。2003年4月,日本撤消总务省邮政事业厅,成立邮政公社。
按规定,邮政公社是自负盈亏的国有公司,但其职员仍是国家公务员。在公社近25万家邮局中,有19万余家是所谓的特定邮局。特定邮局设在局长家里,局长不仅工资高,国家还要为其交房租。这种情况导致邮政效率低下,常年出现高额赤字。
为提高效率,邮政公社曾于2003年底,在邮递业务领域进行丰田方式的试点。调查发现,其间需改善的项目达到430项。
例如,不能履行职能的管理人员多如牛毛,仅改进人员配置,就可以节省10%—20%的劳动力成本。
其实,早在1997年9月,时任首相的桥本龙太郎在行政改革会议中期报告中,便主张邮政、储金、保险三事业分离,邮政继续国营,储金开始准备民营化,简保实行民营化,显示了将邮政民营化的方向。
但该方案公布后,立刻受到来自邮政省、邮政省工会、特定邮政局长的强烈反击。由于邮政职工是公务员,与执政的自民党关系密切,故其党内的“邮政族”也从内部呼应,反对改革要求。结果,桥本内阁让步,在12月的最终报告中,将邮政三事业作为一体,组成邮政事业厅,在2001年省厅重组时,编入总务省,保持了国营性质。
小泉曾任邮政省大臣,深知邮政之弊端和改革之困难。在去年改组内阁时,明确将支持邮政民营化作为选拔大臣的前提条件,并组建了所有大臣参加的邮政民营化推进委员会,显示出强硬的改革姿态。
而与此同时,小泉在历史观和对外关系上,却表现得非常保守,以个人信念和日本文化的特殊性为理由,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并企图以这种姿态,寻求最保守力量的支持。当然,反对邮政民营化的力量未必支持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支持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之流也不一定反对邮政民营化,但是保守观念和保守文化是相通的。很难设想,在一个领导人公开以倒退的历史观引导公众的社会里,理性地评价改革、真诚地支持改革、愿意为改革承担必要代价的思想,会占据主流。
小泉这种自相矛盾的立场,必然削弱其在邮政改革问题上的影响力。
此外,邮政虽然必须改革,但是如何改革也是一个大问题。例如,如何协调提高邮政经营效益与保障邮政职工就业的关系问题;如何防止乡间特别是偏僻地区的邮政服务质量下降的问题;如何处理邮政现有的高达350万亿日元的巨额储蓄和保险资金的问题;如何保证邮政民营化以后,能够与其他民营金融机构公平竞争的问题;如何防止在邮政民营化过程中国有资金的流失问题;如何解决今后国债资金的来源和防止国债价格波动,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运行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耐心地倾听各方面的意见,需要周密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需要创造条件,需要等待时机。但是,小泉缺乏这样的胸怀、风格和领导艺术。他有的是独断孤行。
日本舆论普遍认为,邮政和国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需要谨慎行事,而小泉在改革过程中,向国民提供的资料以及所作说明都不充分。甚至有媒体指责小泉为了个人的政治利益,置广大国民的意见于不顾。
在参议院讨论邮政民营化相关法案前,小泉扬言,如通不过,便将解散众议院,以此逼迫自民党内的反对派就范。前首相森喜朗与其举行会谈,劝说小泉避免解散众议院,但小泉固执己见。以至曾经是小泉“派头”的森喜朗,也称小泉“不可救药了,这人比起怪人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摘自《东方早报》
日本“邮政民营化”改革()
日本邮政系统在全国境内有2.5万个分支机构,共吸纳存款1.9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最大私营银行东京-三菱银行存款的3倍。根据小泉政府提出的“邮政民营化相关法案”,日本邮政业在2017年前完成私有化。
邮政民营化相关法案包括邮政民营化法案、日本邮政股份有限公司法案等6项法案,主要内容是在2007年4月解散日本邮政公社,成立一个控股公司,下设窗口公司、邮政事业公司、邮政储蓄银行和保险公司。
窗口公司负责整个系统雇员开支、管理邮政企业财产等。控股公司起初将统领这4家公司,但到2017年必须售出在银行和保险业的股票。这个改革方案在日本朝野引起强烈争论。支持者称,邮政业私有化有助于改善服务、提高竞争力,由市场来决定如何有效使用巨额存款。反对者认为,邮政业民营化不仅会导致部分从业人员失业,而且会造成邮局减少,影响服务质量。
《市场报》 (2005年08月12日 第四版)
作者:王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