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近70%出现亏损局面 沪平价药房缘何陷入亏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 02:01 每日经济新闻

  马红漫

  曾经在上海红火一时的平价大药房如今陷入了经营困局。据报道,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的平价大药房已出现了近70%亏损的局面,且剩余平价药房的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有专家更是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后,至少会有三分之一的平价药房退出市场。

  为市民开创了“提着篮子买药”先河的平价大药房遭遇“亏损”甚至“倒闭”的命运,问题并不是出在低价的药品上,因为看病贵、买药贵”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场依旧渴望平价药房。真正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整体医疗体制改革的滞后;其二是企业制度改造与企业规模快速扩张之间的掣肘。

  从理论上讲,平价药店扛起的降价大旗能够打破药品流通企业集体编织的高额利润之网。毕竟,平价药店比国家核定的零售价低25%到50%的销售价,理应打破药品价格虚高的泡沫。正常的价格竞争可以顺理成章地迫使既有药店和医院的药品价格降低。但是理想的市场竞争并没有出现,因为医院处于一种天然垄断的优势地位。一方面,目前国内零售药店的药品销售量只占市场总量的15%,其余85%的药品销售源自医院处方,这种垄断的局面一时难以打破;另一方面,医院运用各种手段使得这种垄断优势转化为经济收入,比如电子处方的引入,使得即使想去平价药房买便宜药的病患也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可见,垄断与对垄断的滥用造成了药品销售市场化竞争的失灵。

  但是,这个瓶颈是由来已久的,从平价药房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的,那么为何直到今天才会出现平价药房集体亏损的窘状呢?

  如果把制度瓶颈视为外部约束因素,那么,在既定的外部约束发挥作用的条件下,能否主动进行内部调节就成为决定企业能否赢利和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原先平价药房的企业制度发展遭遇瓶颈,而企业仍然处于快速扩张的局面,双方产生了巨大矛盾。据报道,最早取得市场先机优势的企业,多采用家族型模式。仅仅开一两家店的时候,企业还比较容易控制商品结构。但随着门店在全国扩张,平价药房在全国的采购和品种筛选上出现了许多困难。由于没能建立完备的内控机制和系统,如果放手任采购经理购货,就容易造成许多采购腐败问题,侵害老板的利益,所以很多平价药房选择了家族式的企业模式。

  显然,当这种家族型模式面对复杂和繁琐的药品管理系统工程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平价药房发轫于中国中部地区,在江西和湖南,平价药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品尝到甜头的发起者迅速把平价药房的模式向国内铺开,效仿者如雨后春笋般大批出现,不计成本的大规模平价药房在黄金地段开张,简单复制大卖场模式,简单地在上海复制南昌和长沙模式。面对市场变化的迟滞反应等经营问题的出现,导致了企业逐步走向亏损的后果。

  平价药房走到今天的窘境,固然与外部环境的制约有莫大的关系。但是,制度和管理上的缺陷、对市场前景把握不准、盲目扩张等企业的内部因素也不可忽视。既然无法改变环境,要生存下去,只能努力地适应环境。在外部条件一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怎样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明确定位发展方向,扬长避短,才是平价药房走出艰难岁月的关键。


  爱问(iAsk.com)平价药房 相关网页约54,389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