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中国部分地区油品供应趋紧 > 正文
 

未尽平抑油价之职 石油巨头应为油荒承担责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 02:01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每日经济新闻评论员

  近期出现的地区性油荒,将两家巨无霸国企中石油、中石化再次推向舆论焦点。民众指责中石油、中石化未尽平抑油价之职,而两家企业抬出炼油业的亏损数,证明已付出了极高的政策代价。

  从微观层面而言,炼油企业所言不虚。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5月,石油加工及炼焦净亏损10.3亿元,出现全行业亏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原因在于“价格倒挂”,即成本与销售价格不匹配。企业的应对之道无非两条:一、要求政府定价部门上调成品油价格以减少亏损;二、用不供油或少供油的“惜油”战术,等待油价上涨。

  由于石油行业属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享有垄断性国企的特殊地位,也因此获得巨额收益。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垄断了从石油开采、加工到成品油销售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产业,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石油行业的盈利比去年同期增长71.8%。去年全国1/4的工业利税由石油行业创造,中石油的业绩为净利润1029.27亿元,成为中国香港联交所2004年盈利最高的上市公司,而中石化2004年的净利润也同比增长了69.77%,就是明证。

  石油巨头享有垄断利润的前提是,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经济领域,油价应该保持平稳,并保持持续供给。政府培植巨型国企的目的决非与私企争利,而有其维持经济稳定的重要使命。

  有鉴于此,目前,我国对于石油价格主要由政府行政主导,综合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经济平稳发展等非市场化的因素,辅之以市场参数制订。具体而言,中国成品油价定价实行政府“半只手”调控法,即采用“市场化指导加政府定夺”的复合定价方式。由发改委参考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加权平均价格,加上运费后制订出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以中准价为基础,在上下8%的区间内制订最终零售价格。

  但我们看到的情况并不理想,两大石油巨头虽然依靠垄断地位获利巨大,却没有起到平抑油价与保证持续供给的作用。不仅没有用垄断利润补贴内部炼油企业的亏损,还以控制销售规模的方法,在华南等地造成地区性油荒,并一再上书发改委,要求上调油价。

  显而易见,在现行“半只手”调控的体制下,两大石油巨头坐享厚利,希望市场利润与行政垄断两利兼得。他们一方面挟市场之利,要求成品油价格与市场接轨,今年以来,成品油价格五次上调;另一方面,在油价的不断上涨过程中,巩固了自身的垄断地位。

  面对中国石油供应的严峻形势,有关部门应该给予石油行业的垄断国企以明确的定位,用市场或行政的“一只手”,取代市场加行政的“半只手”。要么,像欧美各国一样,实行石油领域彻底的市场化,以形成一个开放的市场化的定价体系;要么,让石油巨头左手补贴右手,以“赎取”垄断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明确界定两大石油巨头的定位,要么用公益企业标准,要么用市场企业的标准,有的放矢进行考核,以避免造成目前石油垄断企业市场与行政利益兼得的被动局面,而老百姓在承受高油价的同时还要遭遇油荒。

小调查
您认为这次纽约原油期货的目标价位是多少?
到此为止
70美元
80美元
90美元
100美元以上

您认为国际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供需缺口扩大
精炼能力不足
投机基金炒作
其它原因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
  油荒 相关网页约45,543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